2013年8月18-23日,中国地调局沈阳中心承担的内蒙古1:5万孟恩套勒盖等5幅,元宝山煤矿等4幅,济沁河林场等4幅,大旗等4幅,大呼勒气沟等4幅共5个项目21幅图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部组织的评审。评审结果为优秀11幅,良好10幅。
本次评审的5个区调项目是沈阳中心打翻身仗以来首批开展的地质调查项目,5个项目完成了1:5万区域地质调查、遥感地质解译及蚀变异常信息提取、地质剖面、槽探、大化石古生物鉴定任务。经过对成果报告、原始资料、数据库和野外补课情况的检查,专家肯定了以下5方面的新发现、新进展和新认识。
1.依据岩石组合特征、接触关系、生物化石和同位素测年资料,厘定了岩石地层单位,合理建立了区内地层系统。
(1)孟恩套勒盖等5幅解体了索伦组和大石寨组,重新厘定出古元古界宝音图岩群、下寒武统杜尔基组、下石炭统色日巴彦敖包组、上二叠统林西组。在杜尔基组中首次发现9属疑源类化石,将其时代厘定为早寒武世。根据岩性组合、接触关系、生物化石及同位素测年结果,将中新生代火山-沉积地层划分为中侏罗统万宝组、塔木兰沟组;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下白垩统梅勒图组;上新统五岔沟组。首次在大兴安岭中南段满克头鄂博组中发现5属硅化木化石,在全新统冲洪积物中发现孢子和花粉属39属(科),主要有木本植物花粉、草本植物花粉、蕨类植物孢子、藻类植物孢子,为全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素材。
(2)济沁河林场等4幅将测区划分12个岩石地层单位及2个第四系成因填图单位,建立了地层系统;根据岩石组合特征及首次发现的古生物化石(海百合及植物),将原划高家窝棚组及大石寨组厘定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格根敖包组,确认其为海陆交互相沉积;依据岩石组合、接触关系及同位素测年资料厘定了中生代火山岩地层。
(3)元宝山煤矿等4幅将1:20万区调划分的奥陶-志留纪地层,厘定为古元古界宝音图岩群,并对其进行了解体;将勿台沟一带分布的大凌河组厘定为义县组;根据钻孔资料和孢粉分析结果,确定马厂-平庄一带的深部存在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及阜新组。在北二十家子镇附近第四系全新统赤峰黄土层中采集到肿骨鹿鹿角化石。
(4)大呼勒气沟等4幅依据岩石组合、接触关系、古生物、同位素年龄、区域对比等建立了11个岩石地层单位。依据岩石组合特征和同位素测年结果将原划下三叠统老龙头组厘定为哈达陶勒盖组;将原划满克头鄂博组安山岩部分厘定为塔木兰沟组。
(5)大旗等4幅将测区地层划分为6个组级岩石地层单位,将原划高家窝棚组厘定为上石炭统-下二叠统格根敖包组;将原划郝家沟组和双龙山组黑色砂板岩厘定为上二叠统林西组,将喷发不整合覆于早白垩世侵入岩之上的中性火山岩厘定为早白垩世梅勒吐组,解体了兴华渡口群,合理建立了地层系统。
2. 对区内主要侵入岩基进行了解体,建立了测区侵入岩岩石单位。
(1)孟恩套勒盖等5幅对主要侵入岩基进行了解体,并获得了一系列的三叠纪锆石U-Pb年龄。通过系统分析研究,认为由早到晚,岩石化学特征由酸性向酸性偏碱性方向演化,形成构造环境由同碰撞向后碰撞伸展转变。新划分出中侏罗世侵入岩,并发现了晶洞碱长花岗岩。
(2)济沁河林场等4幅解体了大面积出露的花岗岩体,将侵入岩划分为9个填图单位,首次发现了早白垩世晶洞花岗岩,为区域岩浆演化及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3)元宝山煤矿等4幅解体了变质深成杂岩体和侵入岩岩基,建立了侵入岩形成演化时序,确定了存在古元古代、早石炭世、早三叠世和晚侏罗世岩四期岩浆侵入事件。
(4)大呼勒气沟等4幅将“韭菜沟岩体、新立屯岩体及王巴脖子岩体”三大岩基进行了解体。建立了9个侵入岩填图单位,并划分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两期侵入岩。首次发现了早白垩世晶洞花岗岩,为区域岩浆演化及研究提供了翔实基础资料。
(5)大旗等4幅将侵入岩划分为早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三叠世和早白垩世4期13个填图单位。通过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建立岩浆演化序列,探讨了各期次岩浆活动的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首次发现了早二叠世角闪辉长岩和早白垩世晶洞花岗岩,为区域岩浆演化及研究提供了翔实基础资料。
3.采用火山构造-岩相-岩性的研究方法,系统总结了火山岩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火山岩岩浆演化及其大地构造环境进行了探讨。
(1)孟恩套勒盖等5幅划分了6个火山岩相类型,划分了3个中生代火山盆地,圈定了22处火山机构,将中新生代火山岩划分了六个喷发旋回。
(2)济沁河林场等4幅基本查明了中生代火山喷发次序,确定4个火山构造洼地及28处火山机构。
(3)元宝山煤矿等4幅划分3个中生代火山盆地,恢复了22个古火山机构。
(4)大呼勒气沟等4幅划分了7个火山岩相类型,2个Ⅳ级火山构造,恢复了古火山机构30多处。
(5)大旗等4幅将中生代火山岩划分为4个火山盆地。
4. 对不同序次、不同规模的断裂及褶皱进行了系统研究,建立了测区地质构造格架,探讨了测区发生的不同地质事件及构造背景。
(1)孟恩套勒盖等5幅建立了测区地质构造格架,厘定了17个地质事件,划分了三个构造演化阶段。在布敦花牧场二连-道老毛杜一带新发现基性-超基性岩,获得290.2±2.1Ma(锆石U-Pb)年龄,在突泉苇场一带超基性岩中获得345.3±1.9Ma(锆石U-Pb)年龄,结合重磁场特征,确定在布敦花牧场二连-道老毛杜一线存在一条深大断裂带。
(2)元宝山煤矿等4幅依据产出的地质特征及重磁资料,对赤峰-开原深大断裂带在区内出露地段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划分出成生期、发展期、活动期和破坏期4个演化阶段。通过变形特征的研究,把前人划分的槽台构造界线向北推移了约25km。
(3)大呼勒气沟等4幅通过对测区构造形迹的收集和研究,建立了测区构造格架;划分了4个构造层,7个地质事件;在孤山一队西山发现一处韧性剪切带,为区域韧性变形构造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4)大旗等4幅将测区构造单元划分划分成5个构造层,6个地质事件,总结了各类构造形迹特征,建立了测区构造格架,探讨了构造发展史。根据地层建造和碰撞型花岗岩带的分布,提出了二连-黑河拼合带在测区通过。
5.根据已知矿(化)点、物化探异常结合地质背景,共发现矿(化)点43处,圈定出8处成矿远景区,为区域找矿及成矿规律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1)孟恩套勒盖等5幅新发现矿(化)点5处,具有较好找矿远景区1处。
(2)济沁河林场等4幅新发现矿(化)点4处。
(3)元宝山煤矿等4幅发现金、多金属矿化点12处,萤石矿化点4处。
(4)大呼勒气沟等4幅新发现金、银、铜、铅、锌、铁等多金属矿(化)点10处,圈定了5处成矿远景区。
(5)大旗等4幅新发现8处矿(化)点,划分了2个成矿远景区。
专家组对项目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肯定成果的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方法。各项目组将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成果报告、分幅地质图及说明书;并按数字填图系统技术要求流程和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相关标准补充完善野外原始数据库和成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成果评审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