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358”项目实施5年来,地质找矿成果丰富,共确定找矿远景区13处、矿集区23处、新发现矿产地75处、提交大型矿产勘查基地15处、大型勘查开发基地7处,很多矿种新增巨量资源。作为找矿主力军,新疆地矿局承担了新疆“358”项目90%以上的工作量。在煤矿勘查方面,该局全力推进东疆、准东、和什托洛盖等区域的煤炭资源整装勘查,探求资源量4000余亿吨;在铁矿找矿方面,以西天山阿吾拉勒、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铁矿带为突破口,先后发现和评价了查岗诺尔、智博、赞坎、迪木那里克等15处中-大型铁矿床(其中亿吨级以上的铁矿11处),共探获铁资源量21.7亿吨;在东疆发现和评价了3个大型以上钠硝石矿区,探获资源量2亿多吨;确定了西天山、西准噶尔和东天山多金属成矿带,新开拓出具有大型远景潜力的喀喇昆仑铅锌成矿带,探获铜583万吨、镍190.6万吨、铅锌675万吨、钼65万吨、金215吨;启动实施了非常规能源勘查工作,探获油页岩矿石资源量8.9亿吨。这些成果促进了地质找矿持续发现、持续突破,为实现8年总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受新疆“358”项目成果鼓舞,新疆已设置9个国家级整装勘查区、6个自治区级整装勘查区,大型矿产企业纷纷跟进,加快勘查和快速形成矿山生产能力。其中,阿吾拉勒国家级铁矿整装勘查区引入首钢集团和宝钢集团投资10.58亿元勘查开发,目前已形成年处理640万吨铁矿石生产能力;阿舍勒铜业与自治区财政联合出资1.5亿元,进行阿舍勒铜矿区深部找矿,新增铜资源量30多万吨,延长矿山服务年限10年以上。此外,新疆还吸引神华、华电、国投、大唐、华能等6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参与煤炭资源勘查开发,为“疆煤外运”、“疆电东送”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2013年,新疆以三大成矿带、找矿远景区和重要矿集区为重点,已投入16.23亿元,部署“358”项目362个,围绕煤炭、铁、铜镍、铅锌、金、钾盐等急缺大宗矿产和稀有金属,力争实现找矿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