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组织专家对西安地调中心承担的新疆东部主要含煤区煤炭资源综合评价项成果报告进行了审查。
新疆东部主要含煤区煤炭资源综合评价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项目,工作年限为2010年至2012年。项目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利用地质、重磁、地震、钻井和遥感等资料进行综合研究,深化了研究区构造单元划分,将南部的了敦隆起可进一步划分出沙尔湖浅凹陷、大南湖浅凹陷等二级构造单元 ;(2)东疆盆地侏罗系煤绝大多数是腐植煤,极少数为腐泥煤。可划分出干燥泥炭沼泽相、森林泥炭沼泽相、活水泥炭沼泽相和开阔水体相等4种煤相。主要有长焰煤、不粘煤、褐煤和焦煤,并以长焰煤(41CY)为主,其中优质焦煤主要受构造动力作用控制;(3)聚煤作用强度受同沉积期构造和沉积环境双重因素的控制,研究区主要成煤期从八道湾组的湖进沉积旋回→三工河组最大湖泛沉积→西山窑组的湖退沉积旋回,决定了盆地主力煤层发育的特点,即湖进沉积期和湖退沉积期为重要成煤期。
专家组在听取多媒体汇报和审阅资料后,综合评定该成果报告评分91分,为优秀级。
专家组审阅成果报告(李渭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