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中国典型地区岩溶碳汇调查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来源: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岩溶所 作者:苏橹萱 发布时间:2013-07-30

近日,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岩溶所承担的“中国典型地区岩溶碳汇调查”成果报告通过评审,获得优秀级。

“中国典型地区岩溶碳汇调查”历时三年,取得了一些主要研究成果:

一是编写了岩溶地质碳汇调查研究技术规程(送审稿)。

二是完成了珠江流域岩溶碳汇系统调查和碳通量评价,珠江流域总颗粒物输送量为61.7×106吨/年(侵蚀模数为144.54吨/平方公里.年),珠江流域总碳的入海通量为8.07×106吨/年,在珠江流域河流碳的4种组分中,溶解无机碳的输送量最大,为5.07×106 吨/年。

三是估算了不同空间尺度岩石溶蚀风化消耗的二氧化碳汇。通过不同尺度的典型岩溶流域调查研究,针对不同的调查精度和方法,分一级流域、三级流域和地下河(泉)系统三种尺度,利用不同的碳汇估算模型和方法进行岩石风化消耗的二氧化碳汇估算。

四是分析了南北方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及影响因素差异。南方碳酸盐岩溶蚀率高于北方,为北方的11-15倍。南方有土下溶蚀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趋势,北方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五是探讨了土地覆盖条件对地下水水化学指标及碳汇的影响,覆被条件好的地下河水中HCO3-、Ca++、Pco2明显较高,SIC 、pH值较低。林地的δ13CDIC低(轻),随石漠化程度增加,土壤流失而偏重。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变化趋势一般为溶蚀速率林地>耕地>草地、灌丛>石漠化地。

六是分析了硫酸对山西岩溶泉域碳酸盐岩溶蚀及二氧化碳消耗量的影响,在受煤系地层影响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混合建造的岩溶泉,泉水中的二氧化碳大约有1/4来自大气/土壤二氧化碳,平均碳汇量为7.159吨/平方公里.年,硫酸增加了对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但不增加碳汇量。

七是筛选出地层岩性、地表水径流深、地下水径流模数、植被因子-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土地利用方式、岩溶石漠化程度等六个影响因子,建立了珠江流域地质碳汇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模型空间关系识别,分析岩溶流域碳汇潜力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格局特征,进行珠江流域碳汇潜力分区。

八是建立了调查区岩溶碳汇调查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