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中国岩溶碳汇动态评价成果通过评审

来源: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岩溶所 作者:苏橹萱 发布时间:2013-07-25

近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中国岩溶碳汇动态评价”成果报告顺利通过评审,获得良好级。

2010—2012年,“中国岩溶碳汇动态评价”完成了碳汇监测站和保障运行共30处,其中7处实现了远程在线监测。共完成水样分析1600件,同位素分析660件,岩石和土壤成分分析各50件;初步建立了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初步完成了碳汇评估模型构建2个。取得了一些主要成果:

一是贵州茂兰岩溶森林环境、广西马山弄拉次生植被环境及三峡峡谷岩溶区的研究结果显示:岩溶碳汇的主控因子为水循环条件,其次是岩溶地层岩性。碎屑岩或不纯碳酸盐岩区的碳汇和土壤的影响因素对碳汇估算不容忽视。同时,多个典型研究区的研究结果均显示,流域碳汇通量与流量具有密切相关性,而与重碳酸根浓度关系不密切,重碳酸根浓度低的雨季对碳汇的贡献更大。

二是监测到典型流域碳通量:贵州茂兰岩溶森林地下河流域年无机碳输出通量为341.61吨碳或1252.57吨二氧化碳,无机碳碳汇强度为35.79 吨二氧化碳/平方千米.年,较岩溶石山灌丛环境稍低;香溪河流域年溶解无机碳通量为93.1402吨重碳酸根/平方千米.年或67.1831吨二氧化碳/平方千米.年,其溶解无机碳通量高于全球其它流域和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平均值;桂江昭平水文站断面2012水文年碳输出通量为:0.6×106吨二氧化碳/年,碳汇强度为:39.82吨二氧化碳/平方千米.年;梧州水文站2011水文年碳输出通量为:5.34×106吨二氧化碳/年,碳汇强度为:16.34 吨二氧化碳/平方千米.年;长江流域大通水文站2012水文年碳输出通量为:43.81×106吨二氧化碳/年,碳汇强度为:25.69 吨二氧化碳/平方千米.年;黄河流域滨州市张肖堂水文站2011水文年碳输出通量为:20.69×106吨二氧化碳/年,碳汇强度为:27.10 吨二氧化碳/平方千米.年;

三是利用BASINS和PCSWMM等模拟工具,建立了整个桂江流域水文(KWMS)模型,可用于模拟岩溶盆地桂江盆地碳平衡。

四是以柳州市和桂林市为例,利用溶蚀试片溶蚀速率对酸雨造成的碳源进行了初步估算,得到研究区由酸雨产生的二氧化碳源为41.066×108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