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调局地科院岩溶所承担的“中国岩溶碳汇过程与效应研究”成果报告顺利通过评审,获得优秀级。
2010 年—2012 年期间,“中国岩溶碳汇过程与效应研究”共建立野外岩溶碳汇过程监测站6个;获得2000片野外溶蚀试片,2000件水体有机碳、无机碳分析样和600件碳等稳定同位素样数据,开展了溶蚀模拟实验和植物-土壤-岩石体系岩溶碳汇过程模拟实验。
该项目探索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植物-土壤-碳酸盐岩连续体对岩溶碳汇的影响,水体及土壤碳酸酐酶与岩溶作用的关系,水生藻类对水体溶解无机碳的吸收利用等问题,比较了几种藻类的碳汇效应及过程;揭示了不同温度、降雨和二氧化碳水平对岩溶碳汇的影响和效应;探讨了全球变化背景下植物-水-土壤-岩石碳汇过程;探讨了典型流域外源水对碳汇的影响;分析了水体中的碳形态、总量及同位素等,初步甄别、示踪来源于岩石、土壤、生物的无机碳、有机碳;分析了碳形态的稳定性与源汇关系;提出了五种岩溶碳汇潜力技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