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记者从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召开的“河北省冀东测区1∶2.5万航磁成果通报会”上了解到,从2009年底开始,河北省采用Y12飞机低空磁法测量,利用3年多时间,完成了冀东地区1∶2.5万高精度航磁测量,取得重大航磁成果。
据了解,该项目是河北省在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中面积最大、工作精度最高、比例尺最大、取得的资料最系统完整的一项工作。项目总工作量140120.4测线千米,磁测覆盖面积34150平方千米,共计发现航磁异常2291处。其中,新发现和分解异常1765处,圈定铁矿及多金属矿找矿靶区102个。由于新航磁测量精度高,航磁异常精准,航空磁测勘查系统数据采集精度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很好地反映了构造特征和大地构造格架,为冀东测区基础地质研究,铁、多金属矿产评价及老矿区深部找矿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地球物理信息。
为加快推进河北省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尽快实现冀东地区铁矿找矿新突破,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在冀东地区1∶2.5万航空磁测成果的基础上,筛选了滦平县马剑沟、承德县雹神庙、平泉县于杖子等13个重点异常靶区,专门下发文件,以市场方式向社会公开优选项目预查承担单位。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成立项目优选工作技术专家组,以会议形式进行公开论证和评定。在13个靶区之外,各地勘单位可以利用以上航磁成果进行筛选研究、地质找矿。
据介绍,冀东测区是河北省最重要的铁矿资源产区。随着新一代航磁成果的应用,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将对冀东测区铁矿地质勘查开展重点部署。今后一段时间,河北省铁矿地质勘查部署将向滦南-遵化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和承德大庙铁矿重点勘查区倾斜,并将集中财力重点安排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找矿有利地段异常查证以及新发现矿产地评价项目,切实推进河北实现找矿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