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区域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地质人应主动跟进服务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刘红樱 发布时间:2013-05-13
  举世震惊的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国有了“防灾减灾日”,社会各界开始关注防灾减灾工作。作为5年前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派到一线的抗震救灾专家组成员之一,笔者感到地震活动与活动断裂带,将成为区域重大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区域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影响程度的研究成为保障区域地质环境安全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都需要以安全的环境为基础。因此,针对区域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地质人应主动跟进工作及时高效服务。

  亲眼目睹特大地震的威力后,笔者开始了一个地质科研工作者的思考,认为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笔者工作主要领域的城市地质工作和海岸带地质工作成为重点。而地质环境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社会经济建设和地质工作要顺应其特点和规律。沿海地质调查工作应围绕重大环境地质问题和重点地区开展,重视地理地质背景、地面沉降、地面高程损失、活动断裂、滩涂淤涨等地质安全及其影响问题。

  以江苏省为例,其沿海发展规划跃升为国家战略,洋口港区是沿海开发作为重要节点进行重点建设的深水港区。笔者以为,就该在充分认识江苏沿海地区地质调查工作需求基础上,开展江苏沿海经济区重点地区地质环境调查和重大环境地质问题研究,查明沿海经济区滩涂资源分布和海岸带侵蚀、淤积和岸线变化特征,查明洋口地区地质环境背景状况,进行地质环境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探索海陆相互作用机制和地质环境演化规律,为当地减灾防灾、重大工程和港口建设、地质环境保护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决策依据。

  重点开展栟茶河断裂活动性调查研究与评价,基本查明断裂的空间展布、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进行断裂的活动性评价,初步圈定断裂可能影响范围,评价其对临近重大工程建设的影响,提出针对性抗震设防等对策建议。

  重点开展洋口地区海岸地质环境稳定性调查与评价,进行海洋水动力环境、潮间带和潮汐通道冲淤变化、悬浮泥沙运移动态调查和监测,进行潮流场、波浪、海床、悬浮泥沙运移数值模拟,评价海岸、海底与辐射沙洲地质环境稳定性、安全性与工程建设适宜性,预测其变化趋势,为工程规划布局和设计提供实测参数以及基础性系列图件,提出地质环境优化开发利用区划建议。

  (笔者系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