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2年度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奖揭晓。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完成的“湖南新田河岩溶流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获二等奖。
岩溶所承担的“湖南新田河岩溶流域水文地质调查(2003-2005)”属“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综合研究”的工作课题。本成果是目前湘南贫困岩溶石山地区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最全面、资料最完整、研究精度最高的地质调查成果。针对新田县特殊的岩溶地质环境所造成的干旱缺水以及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开展岩溶区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调查,其成果为促进岩溶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条件改善,实现脱贫致富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地质基础科学信息和技术依据,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1.对新田河流域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进行了综合调查;调查区涉及1∶50000万图幅7幅,实际调查面积1109平方公里,其中碳酸盐岩分布面积783平方公里。包括新田河流域面积991平方公里,以及流域外新田县辖区面积118平方公里。调查水点572个,岩溶地质构造点91个,岩溶环境与生态点42个,水化学与水质测试、分析442个。
2.基本查明岩溶地质特征、岩溶发育规律、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岩溶水资源分布特征、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岩溶地质环境特征,以及经济活动与建设工程对岩溶水文地质环境的影响。
3.将新田河流域岩溶水系统划分出13个五级岩溶水系统和3个散流块段,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经计算,新田河流域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多年平均为35740.85×104立方米/年,其中:岩溶水为33737.85×104立方米/年,占总量94.4%;新田河流域地下水可采资源量为14004.64×104立方米/年,其中:岩溶水为13022.21×104立方米/年,占总量93%。在此基础上,按行政区划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分割。
4.根据新田县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环境水文地质条件、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和岩溶水开发条件,针对不同类型岩溶区进行岩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并提出了开发工程建议。
5.对岩溶区水库渗漏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岩溶渗漏较严重的水库多建于深度较浅的碟型洼地,库岸和坝段处于岩溶发育强烈段,构成水库库区和坝区渗漏的主要通道。开展了水浸窝地下河的堵截、溶洼成库工程论证,并指导水浸窝地下河试堵工程的实施。
6.结合钻探任务,开展探采结合,实施峰林谷地深层地下水开发示范工程。实施钻探示范点2处,建成供水源地1处,解决新田县党校和周边居民约2000人的生活供水。
7.在大冠岭地区开展表层岩溶水资源开发示范,以蓄、引和修建集蓄水池的开采模式,开发表层岩溶水资源,开发示范工程2处,解决2个村550人的饮用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