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1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专家,在北京对西安地调中心承担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试点研究(西北)”项目成果报告进行了终审,获得优秀评价。
在历时三年的“两化”工作中,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项目组协同陕西、新疆、宁夏三省区国土资源信息中心,联合组建了西北“两化”项目团队,深入开展了大区及专题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技术方法与服务模式研究,通过“搭平台、建通道”的方式,构建了大区与省级信息共享与协同服务机制;相继完成了陕西、新疆、宁夏三省区现势性强的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和地质资料信息专题服务产品;成功研制了具有集群特色的地学空间信息检索系统,为构建行业级地质资料信息分布式服务提供了支撑。
项目实施三年来,针对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所面临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逐一得到了妥善解决,经大范围测试与实际应用,地学空间信息检索系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提交的各项成果具有权威性、真实性和全面性,对进一步开展相关工作将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取得的主要成果为:1.建立起西北地区大区与省级地质资料信息协同式联动服务体系,为逐步消除地质资料信息孤岛并合理构建广泛参与、广域覆盖、互联互通的节点群提供支撑;2.建设更新了新疆、陕西、宁夏和西北地调成果资料目录数据库和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向外界提供了可供检索查阅的具有权威性的基础数据源;3.编制了新疆“358”地质工作程度系列检索图册和宁夏生态移民工程分布图等专题服务产品,为规划和部署地质工作及项目设置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4.研制了可推广使用的“地学空间信息检索系统”,系统可呈现地质资料信息分布式运维、协同式聚合、集群式共享的网状或树状组网形态,能为社会公众提供系列化、权威性的海量地学空间信息检索服务、为地质人员提供交互制图功能、为跨行业应用提供调用接口、为跨专业数据集结提供聚合服务。
参加此次评审的单位有: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国土资源实物资料中心、西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地质图书馆、福建省国土资源档案馆、鞍山市国土资源局、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安徽省地质调查院、湖南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山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馆、青海省国土资源博物馆、北京市地质调查院、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