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内地沿海地区区域化探方法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

来源:物化探所 作者:韩伟 郭鹏 发布时间:2013-01-31

为充分发挥区域化探在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基础和先行作用,加强区域化探方法成果交流,做好今后区域化探工作,近日,地调局基础部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内地沿海地区区域化探方法技术研讨会”,会议由物化探所承办。

根据会议安排,四川省地调院、陕西地调院、安徽省地调院和物化探所分别汇报了四川里庄幅1:25万区域化探成果及进展、陕西宝鸡汉中幅1:25万区域化探成果及进展、安徽省地调院汇报了安徽宣城幅1:25万区域化探成果及进展、内地沿海湿润半湿润中低山丘陵景观区区域化探方法技术研究进展成果。上述项目通过不同时期的化探结果在异常与矿点的套合、元素在不同地层的反映等方面的对比成果,探讨了在现今相同技术条件下,不同采样粒级对区域化探结果的影响;通过不同地区的方法试验,讨论了不同地区不同粒级的地球化学、矿物学特征以及自然作用对不同采样粒级对如何反映地质背景的原理及其影响。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就项目中所涉及的不同景观区化探采样方法和采样粒级问题与项目成员进行了深入讨论。通过研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1:25万区域化探工作不容忽视,1:5万化探工作要大力推进,以专业化队伍为主,培训和带动其他队伍,在新技术条件下,按照统一工作质量标准、规范开展工作,推进专业化管理,加强项目过程及成果质量管理,进一步深入试验与完善化探技术方法。

区域化探是我国较早开展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基础地质调查工作之一,其调查成果主要为区域矿产勘查中成矿远景区和中大型找矿靶区的圈定、资源潜力预测、地质填图与基础地质研究、环境与土地质量评价以及社会其它行业和领域的应用,提供数十种元素含量空间分布的地球化学资料。我国目前已完成区域化探调查面积470万km2,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8.97%,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为我国资源勘查提供了强大助力。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将有效推进我国区域化探方法技术的发展和完善,促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更大的成果。

地调局基础部,物化探所,化探知名专家,六大区调中心化探业务主管、相关省地调院项目负责、技术骨干及相关人员共32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