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地质专家再探镇雄滑坡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范宏喜 发布时间:2013-01-28
  导致46人遇难的云南昭通山体滑坡灾害已经过去了13天,但一些引起巨大社会反响的质疑还在迷雾中叩击着许许多多人的内心。人们多么希望,能够尽快听到令人信服的回答,尤其是那些普通人很难准确解释的地质问题。

  就在几日前,国土资源部又派出第二批专家组赶赴昭通滑坡灾害现场,进一步开展调查。他们会同云南省国土资源厅的专家组,分析研究12日无人机对滑坡区域拍摄的高分辨率航空影像等最新精确资料,并在开展实地勘察的同时,走访了果珠乡高坡村赵家沟村民组的近40名村民,为他们现场答疑解惑。经过多日的调查研究,专家组已对镇雄滑坡灾害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于是,一些众说纷纭、广受争议的问题也有了答案。

  争议一:本次滑坡与采矿有着怎样的关系?

  媒体相关报道:“据村民介绍,发生滑坡的山脚下,在不到1公里的范围内,一共有过5个煤窑,但早已封闭。现在,能挖煤的就剩下高坡村向东约3公里的高坡煤矿。有村民怀疑,高坡煤矿的开采与此次灾难有关。”

  专家调查:滑坡前缘西侧存在上世纪60~70年代时采矿活动遗留小煤窑,顶板距滑坡滑床厚度大于200米,地面无开裂、冒顶等变形迹象,不是触发本次滑坡的因素。现今开采的高坡煤矿矿区位于滑坡外围,不存在滑坡与煤矿直接相关的证据。

  争议二:滑坡是否与瓦斯爆炸有关?

  媒体相关报道:“村民怀疑山体滑坡是不远处的煤矿瓦斯爆炸所致。在四天的采访里,村民们在回忆灾难发生经过时都向记者描述了同样的细节:灾难发生时,都曾听到类似爆炸的巨大声音。土石是向上喷出来的,粉尘漫天。”

  专家调查:经核查800米长的区域,未发现与瓦斯爆炸等因素相关的现象。产生烟雾、灰尘、响声的原因是——镇雄滑坡具有高速远程滑动特征,在运动过程中对斜坡产生了铲刮和碰撞。据测量,该滑坡滑程长约900米,途中发生了两次碰撞偏转。

  争议三:滑坡是否早有裂缝等预兆?

  媒体相关报道:“遇难者家属王世俊提出,灾害发生前,山顶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缝,‘大到能掉进去一头牛’。但对于裂缝,村民中流传着不同的说法,有的说有1米多宽,有的说大约50厘米,还有许多村民说根本没有裂缝。”

  专家调查:据2011年土地调查2.5米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未发现赵家沟存在大型裂缝。由于冬季降雪、退耕还林,未开展后山陡坡排查。就现有调查情况看,未发现滑坡失稳的开裂前兆。

  重要提示:本次调查中发现滑坡东侧存在上百米长的新生弧形裂缝,不稳定斜坡体积约10万立方米,对下部村庄造成威胁。专家建议,尽快采取避险撤离、监测预警等防范措施,并在隐患区域设置境界标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防止二次灾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