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20日,沈阳地调中心组织召开东北地区2012年区域地质调查项目成果交流研讨会。“大兴安岭成矿带北段地质矿产调查”和“辽吉东部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2个计划项目所属的50个工作项目参加了交流研讨。
据了解,两个计划项目的50个工作项目性质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1:25万区调修测,由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等17家科研院所、生产单位承担,项目分布范围包括辽宁省6项、吉林省3项、黑龙江省13项,和内蒙古28项,其中,已经结题项目24项,续作项目8项,新开项目18项。各项目分别就项目进展、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黑龙江地调总院齐齐哈尔分院承担的新开项目黑龙江1:5万孟德河大队生产点等4幅区调项目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地质事件表、测区地层划分沿革一览表和测区侵入岩划分一览表。沈阳地调中心承担的内蒙古1:5万突泉县等5幅区调续作项目进展顺利,在白音高老组发现了黄白色凝灰质粉砂岩、深灰色凝灰质粉砂岩中见大量的叶支介、昆虫、双壳及少量植物化石,新发现蚀变矿化信息点2处,将地层厘定为15个填图单位,将侵入岩方面划分7个填图单位,圈定火山机构26个。沈阳地调中心承担的内蒙古1:5万大呼勒气沟等4幅区调项目已经结题,在地层、侵入岩、火山构造、变质岩和矿产方面均取得进展,尤其是矿产方面,项目组新发现金、银、铜、铅、锌、铁等多金属矿化点(矿产信息地)11处,铁矿体2条。并探讨了测区构造控矿的作用、总结了测区找矿标志,并结合各种矿产信息圈定了5个成矿远景区,编制了测区地质矿产分布图。
会议在各工作项目成果汇报的基础上,对东北地区构造演化、岩浆岩年代格架、地质研究进展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议邀请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和吉林大学的知名专家就东北地区重大地质问题研究进展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同时对两个成矿带下工作项目新取得的成果认识给予指导,提升了项目成果的质量。
会议的召开为东北地区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者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拓宽了视野,促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