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东北项目办在沈阳组织专家对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黑龙江桦皮窑-张地营子地区矿产远景调查”等5个矿产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
本次项目验收工作,聘请了东北地区地质、物探、化探、矿产等知名专家12人。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工作汇报,按专业分工抽查了项目组形成的各类资料。经专家组认真评议,5个项目均评定为优良级,优良率100%。“大兴安岭地区矿产勘查综合技术方法试验及示范”项目系统总结了各种地、物、化、遥工作方法,通过在不同的地理景观区的试验与示范,提出了大兴安岭地区勘查工作技术程序。通过对金矿、铅锌矿、钼矿等典型矿床的综合性地质、物探和化探剖面测量,总结出不同景观区的代表性矿床的找矿模式以及大兴安岭地区成矿规律,提出了找矿靶区优选方法;“辽宁凤城双岭子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初步查明了调查区成矿地质条件,圈定地、物、化综合异常10处,通过择优查证,新发现铅锌矿(化)点1处,提供找矿靶区2处,为进一步普查提供了选区;“黑龙江桦皮窑-张地营子地区矿产远景调查”项目基本查明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圈定地、物、化综合异常103处,通过择优查证,提供可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8处。新发现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钼矿(化)点1处、金矿(化)点1处。上述三个项目各类资料完整、规范,野外调查成果显著,被评为优秀级。
本次验收的矿产项目是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提出项目经费总量“翻一番”发展目标之后组织实施的项目。各项目组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设计的工作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