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承担的工作项目《西南典型地区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圆满完成2012年度野外调查工作。
《西南典型地区岩溶流域水文地质及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地为云南省广南县,工作时间为2012年——2013年。2012年度取得重要工作进展:
1.按照设计书的要求,完成了1/5万岩溶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物探和钻探工作。
完成了1:5万旧莫幅、董堡幅的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调查工作,面积940km2,记录野外调查点1007个,选定并实测地质剖面16条,共49.6km;根据基础地质条件和当地政府需求,完成高密度电法、微动和EH4三种水文地质物探方法的物探工作,物探点共计567个,布设钻孔5口(1300m),成井4口,总出水量约549m3/d,可有效解决当地4000余人的饮水困难问题。
2.修建地下水环境监测站和雨量站,对区内主要的水文地质参数进行了计算。
共布设动态观测点15处,气象站3处。根据修建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站,对工作区内主要岩层的大气降水入渗系数和径流模数进行了初步计算,经计算,与1:20万调查时相比,区内主要碳酸盐岩地层的径流模数明显减小,主要为近年来连续干旱所致。
3.完成了区内地下河示踪试验及野外样品取样工作。
对区内的两处地下河进行了示踪试验,目的是调查地下河的连通状况。同时完成野外样品取样工作,其中岩样180组、土样100组、水样全分析70组、简分析321组、同位素32组、饮用水60组,圆满或超额完成样品取样工作。
4.在水文地质调查及洞穴调查基础上,选取了2处地下河天窗,进行了开发论证工作。
野外洞穴调查的目的在于寻找地下水源,为应急抗旱找水提供后备水源地。洞穴探测共计完成11个,其中竖井8个,3个水平洞穴,总长度3567米,发现地下水点2个。
工作区内曙光乡腊八冲村和珠街乡田尾村2处地下河天窗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对其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洞穴探测、测流等工作,开展开发利用论证规划。其中,曙光乡腊八冲地下河天窗提水工程,当地政府已完成施工,并投产使用,有效解决了当地超过2000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珠街乡田尾地下河天窗提水工程论证工作已完成,并已经作入2013年年度预算方案。
5.开展了区内主要旱片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初步规划。
区内旱片主要分布在旧莫乡的里羊村、董堡乡的老井村、老路村、董弄村一带。根据水文地质调查,旱片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采用打井和修建水柜相结合的方式。在旧莫乡里羊村和董堡乡董弄村后塘子一带建议进行打井,修建完备水利设施,进行覆盖;在董堡乡老井村和老路村一带,调查未发现地下河天窗、岩溶大泉等泉水,且靠近西阳河的深切河谷地带,建议修建水柜,解决群众饮水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