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内蒙古大营铀矿的煤铀兼探之路(二)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于德福 王 俊 发布时间:2012-11-28
   我国著名的核地质专家郑大瑜告诉记者,大营会战既是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的结果,更是找矿思维创新的结果。

  大营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基金中心很好地把握住了会战的节点,通过“煤铀兼探”,已发现铀矿带规模巨大,矿化集中,快速突破的前景充分显现。正是对这一基础条件的准确把握,基金中心在组织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后,决定打破常规,在该地区组织铀矿找矿会战,并确立了力争在47片整装勘查区中率先取得找矿重大突破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基金中心迅速部署铀矿勘查工作,在杭东煤炭普查项目野外验收后5天时间里,就完成了铀矿会战启动的各项准备工作。2011年8月31日,内蒙古东胜铀矿整装勘查会战启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9月初,向国土资源部领导呈交的“关于启动内蒙古东胜铀矿整装勘查会战情况的报告”,得到部领导高度重视,徐绍史部长批示:“力争在多方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在煤铀兼探创新喜结硕果后,基金中心既不浅尝辄止,更不固步自封,而是通过持续创新,积极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地质工作和市场经济规律的组织、实施、监管的有效办法,这也是大营会战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重大成果的重要原因。基于对地质基础条件的准确认识,基金中心决定以大会战的形式,以能力、资质、专业技术优势、先期工作基础等为主要考核要素,优选出参加会战的勘查单位。

  郑大瑜认为,搞地质会战虽不是创新,但在预查阶段即开展会战是前所未有的。在大营项目实施中,基金中心在会战的组织、实施、监管方面采取的一系列办法,都可以称得上是创新,是对煤铀兼探创新的继续和深化。

  地质专家叶天竺则对基金中心的这一创新进行了高度概括,称之为“从管理、资金、技术三方面,把新机制诠释得淋漓尽致”。

  组建会战指挥机构,优选施工队伍,成立大营煤铀兼探会战指挥部,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亲自担任总指挥,基金中心主任程利伟任常务副总指挥,基金中心、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天津地调中心有关领导为副总指挥,下设会战协调组、监理组、专家指导组和办公室。

  会战的队伍分别为核工业二○八大队、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内蒙古地质工程公司和内蒙古地质调查院。此前,大家分属不同的行业,执行的是不同的规范和要求,优秀的队伍组合在一起如果不能进行很好协调,也许就会出现“1+1<2”的情况。为避免出现这一局面,基金中心委托核工业二○八大队负责总协调,实行跨部门、多工种联合作战,调集30台钻机、6台套测井设备、500余名勘查技术和施工人员。

  这种新的工作机制,改变了我国无世界级铀矿的历史。

  地质专家黄崇轲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单个行业的综合勘查没有问题,但是跨行业的综合勘查是很困难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就开展过油和钾盐综合勘查,但在实施中困难重重。这一次,大营树立了综合勘查的典型。

  为保证钻探工程的部署科学有序,指挥部在组织专家和项目承担单位反复研究、优化部署钻探工程总体设计方案后,一个三步走的超常规部署思路逐渐明晰:一是在成矿有利位置布置必打孔位;二是遵循从已知到未知、循序渐进的勘查原则,在已知见矿孔的周围沿走向、倾向布置控制孔;三是突破设计定“终身”的惯例束缚,针对地浸砂岩型铀矿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变化较大的特点,实行“边施工、边研究、边调整”的动态跟踪、及时研究、灵活调整的“三边原则”,使工作部署更加符合客观地质规律。

  预查阶段即开展勘探会战,由于未知因素太多,初期的钻孔见矿率并不高,只有30%左右。但由于在总体方案中贯彻了三步走的思路,实际生产中根据边施工、边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对钻探工程进行动态调整,钻孔见矿率逐步提高到60%,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如果质量监管不到位,会战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为此,基金中心实施了“旁站式”监理制。项目实施伊始,就确定了监理单位,从定孔、开孔、岩芯采集、测井、地震点线、终孔、封孔,直到闭孔后的标志牌、周边地貌恢复等等,全部纳入监理工作范围。一句话,就是实行全过程、全内容的质量监管。

  在旁站式监理中,基金中心还建立了现场协调机制,即监理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要帮助施工单位解决问题。于是,在施工现场,人们常常看到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一起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改进工艺、提高效率和质量的场景。

  会战期间,指挥部领导多次深入生产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徐绍史部长、汪民副部长亲临现场指导,并对参战人员在高寒环境中克服困难、坚持工作表示亲切慰问,同时鼓励大家发扬新时期地质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打好这场攻坚战。基金中心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专家、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召开现场会,专门研究施工质量和项目工区之间的协调问题,多次奔赴机台检查生产、质量、安全工作,协调解决施工中的问题,有力促进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大会战的成效是明显的。今年9月底,野外钻探基本完成。经过紧张的室内分析研究与周密计算论证,大营铀矿达到超大型规模,矿体连续性较好,为第Ⅰ勘探类型,填补了国内砂岩型铀矿第Ⅰ勘查类型的空白!连同大营铀矿东部核地质系统已控制的铀资源量,整个地区铀资源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级铀矿的规模,结束了中国无世界级铀矿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