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贵州地矿建局55年成果丰硕

探明矿产地近千处,为420万人找到饮用水源,成功预警避让地灾869起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何毓敏 王琴 发布时间:2012-11-26

    11月18日,贵州省地矿局举行建局55周年成果宣传展示大会。55年来,该局地质找矿不断实现突破,找水打井作出新贡献,地灾防治取得新成效,地矿经济跃上新台阶,和谐地矿开创了新局面。

  据介绍,自1957年1月成立开始,贵州地矿的一代代地质工作者高扬“三光荣”旗帜奋战在贵州高原,探明矿产地近千处,提交地质勘查报告3000余份。以该局地质工作者为主发现和探明的煤、磷、铝、锰、金、汞、锑七大优势矿种,被誉为贵州矿产的“七仙女”,结束了贵州“人无三分银”的历史,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007年以来的五年间,该局党委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要,创新思维,开拓进取,提出了“实现找矿突破,促进矿业开发,构建和谐地矿”科学发展目标,大力实施“找矿、找水、找气、找地热”四大工程。5年来,该局创造了“勘查队伍整装、矿业权整装、资金投入整装、方法技术整装、保障措施整装及勘查成果整装”为核心的整装勘查新模式,务正道铝土矿、铜仁地区锰矿及灰家堡金矿等各具特色的整装勘查新模式在全国起到了示范效应。该局制定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三年振兴行动计划”、“235找矿目标”,大力攻深找盲,找大矿、找好矿,地质找矿实现了重大突破:新发现和控制超大型矿床至少4个、大型矿床超过10个;新增铝土矿资源量2亿吨、锰矿资源量1亿吨、磷矿资源量10亿吨、金矿资源量100吨、煤矿资源量42亿吨,为促进贵州工业化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保障。

  5年来,该局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发挥自身优势,在岩溶石山地区实施打井找水工程,谱写了地矿人服务民生、奉献社会的新篇章。无论是在2010年贵州遭遇百年不遇大旱时,还是2011年的华北大旱时,该局找水队伍都奋战在抗旱第一线,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2012年,该局牵头实施的800口打井工程任务于11月圆满完成。该局用5年时间累计施工地下水探采结合孔1685口,日涌水量84万立方米,可成为420万人的饮用水源。与此同时,该局还积极发挥技术优势,积极承担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抢险救灾主力军职责,五年参与600起以上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并通过地灾预警预报系统,成功避让地质灾害869起,避免5161万人员伤亡,避免财产损失669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