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实验室在对某地送检的铁矿样品检测过程中,首次发现了铀含量较高的晶质铀矿以及较多的稀土矿物独居石,且铀丰度较高。此次发现具有重大意义,有可能为我国增添一个隐伏型矿床。
西安中心测试人员利用电子探针测得晶质铀矿中的UO2含量在66.017%-74.311%之间,平均含量为68.912%,PbO的平均含量在17.706%左右。另外,在电子探针高放大倍数下结合能谱与背散射图像对晶质铀矿的粒度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面积为3.7mmx2.3mm的光片中晶质铀矿的颗粒数总数约为324粒。颗粒大小集中在<1um,约有208粒,其次在1um~3um之间,约有59粒;在10um~90um各个区间均有分布,>90um的大颗粒有11颗,最大颗粒可达236umx319um。另外对晶质铀矿的大小进行简单的面积估算,其面积约占整个岩石光片面积的2.5%以上。据国家相关规定,铀矿品位>0.5%即可作为工业矿床开采,在此岩石中已远远超过开采标准。
据地质背景、赋矿岩石、产出状态以及电子探针测年初步研究,初步断定晶质铀矿的形成与变质作用有关,并产于古老变质岩基体中。与其他地区变质成因铀矿矿床如:澳大利亚、云南腾冲、盈江等地矿床成因进行比较,此晶质铀矿的产出成因与其他变质成因大致吻合,基本符合相关的寻找铀矿的地质准则,并且常产出在黑云母中,并与黄铁矿伴生,与大多数铀矿床产出状态相符,且在电子探针下测得高的铀丰度显现了较高的利用价值,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
铀作为国家稀缺的战略性能源,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目前已探明的铀矿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矿石品位偏低,矿床类型主要有花岗岩型、火山岩型、砂岩型、碳硅泥岩型四种;且北方铀矿区以火山岩型为主,南方铀矿区则以花岗岩型为主。我国铀矿床主要分布在江西、广东、湖南、广西,以及新疆、辽宁、云南、河北、内蒙古、浙江、甘肃等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