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南省地调院承担的“湖南重点岩溶流域地下水勘查与开发示范”项目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取得一系列突出成果,摸清了区内岩溶地下水排泄资源总量及开发利用现状,综合水文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探采结合成井10处,每天提交水量4309.7吨,解决了5万多人的缺水问题,赢得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广泛赞誉。
“湖南重点岩溶流域地下水勘查与开发示范”项目工作区位于湖南邵阳、娄底等县市区,包括资江流域大洋江、油溪河、朱溪河、伊溪河、石马江、邵水和湘江流域湄江等重点岩溶流域。由于天然降水时空分配不均和水利工程缺乏,水资源的调蓄能力有限,造成当地百姓生产和生活经常缺水。该项目2011年度主要工作任务是开展资江流域大洋江、油溪河、朱溪河、伊溪河、石马江、邵水、湘江流域湄江等重点岩溶流域1:5万水文地质调查,查明流域内岩溶水系统特征、岩溶发育规律、水资源赋存状况和岩溶开发技术条件;选择重点岩溶流域实施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示范工程;以岩溶流域为单元制定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通过1:5万地形图和地质图的修编和接图、1:5万水文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等工作,主要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7857平方公里,物探18处、7172点,水文地质钻探16孔,进尺3002.8米,抽水试验16层、共16次,地球物理勘查400点,湘中南工作区水样采集与分析共113件,全区地下水动态监测共24处。
目前,该项目已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第一、在综合分析研究已有资料和调查成果基础上,摸清了流域内岩溶发育特征、岩溶水的规模、流量大小及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等;第二、摸清区内岩溶地下水资源量排泄总量约每秒11000升,开发利用量约占总资源量25%~30%,开发利用潜力巨大;第三、该项目结合当地需求,水文地质钻探探采结合建井10处,提交水量每天4309.7吨,解决了当地5万多人的用水问题,赢得当地政府和百姓的广泛赞誉,其中邵东、新化、新邵等县所属多个乡镇共送来了锦旗和牌匾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