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矿床类型增添“帕米尔式”铁矿床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张毅 韩江伟 发布时间:2012-08-20
    由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燕长海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曹新志等合作完成的专著《帕米尔式铁矿床》,近日出版发行。由此,矿床类型中增添了“帕米尔式”铁矿床。 

  “帕米尔式”铁矿指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老并、乔普卡里莫等磁铁矿床,是河南省地调院承担实施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疆1:25万叶城县幅、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幅、克克吐鲁克幅区调》和《新疆塔什库尔干一莎车铁铅锌多金属矿评价》项目过程中发现的,提交铁矿石资源量1.28亿吨,铁矿石远景资源量达10亿~15亿吨,使该项目所在的西昆仑地区被列为全国19个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和国家首批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整装勘查区。

  《帕米尔式铁矿床》一书通过对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近年来发现的老并、乔普卡里莫(赞坎)等磁铁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含铁岩系岩石学一岩石地球化学、典型矿床的地质一地球化学、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成矿机制与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系统综合分析研究,发现这些矿床均形成于早古生代,赋矿岩系主要为黑云石英(石膏)片岩河斜长角闪片岩,含矿建造为(硬)石膏一磁铁矿建造,铁矿物以沉积磁铁矿为主并与(硬)石膏、黄铁矿同生为特征,矿床成因为早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型磁铁矿床,与世界上现有的典型沉积型河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具有明显的差异。中国科学院院士翟裕生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提出的“帕米尔式”铁矿床概念为铁矿地质研究领域增添了新鲜内容,促进对铁矿成因和类型归属的深人探索,能为促进铁矿找矿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