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云南中甸和德钦地区探获铜金属量超大型规模

滇西北有望成为国家级铜矿基地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滕艳 发布时间:2012-08-17
    8月11~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组织专家对《云南省中甸地区铜多金属矿评价》和《云南省德钦地区羊拉铜多金属矿勘查》两个项目进行了评审。记者在评审会上获悉,两个项目的研究成果显示,滇西北中甸和德钦地区有望成为我国国家级铜矿基地。

  据了解,通过评审的两个项目均系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承担的西南三江成矿带地质矿产调查评价计划项目中的工作项目,由云南省地质调查院组织实施。

  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的精心组织、安排和指导下,两个项目组历时5年,在云南中甸和德钦地区展开了矿产评价、矿产地质调查、15万高精度磁测、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研究等各项工作,获得多项重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

  中甸项目组结合商业性勘查成果,对普朗、红山、红山牛场、松喀、卓玛、磨莫亚、亚杂、嘎尼错、帕那牛场及宁蒗金子沟等10个主要矿区进行了资源量估算,累计探获铜金属量达超大型规模,为后期大规模商业性勘查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钦项目组重点对羊拉铜矿外围的曲隆—扎热隆玛一带铜多金属矿进行了评价,在加仁岩体中南段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其中扎热隆玛、加仁矿区铜矿已达中型规模。研究显示,大调查实施以来,德钦羊拉地区累计探获铜金属资源量达四个大型矿床规模,并且铅锌等矿种的勘查也获得重要进展。

  在对工作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项目组进行了成矿预测和经济评价。在中甸地区,普朗—红山评价区划分出11个找矿远景区、22个综合信息找矿靶区;宁蒗评价区划分出6个找矿远景区、13个综合信息找矿靶区。在德钦地区,圈定12个找矿靶区,其中,A类找矿靶区5个,B类找矿靶区7个,为区域矿产勘查提供了选区依据。经济评价显示,普朗、红山、红山牛场、松喀、卓玛、亚杂、磨莫亚、嘎尼错、帕纳牛场等10个矿区资源量潜在总值4050亿元,扎热隆玛、加仁、宗亚、曲隆4个矿区资源量潜在总值350亿元。

  由中科院院士赵鹏大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多吉等组成的专家组评价两项目获优秀级。专家组表示,两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对拉动滇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希望尽快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开发成果,选择重点区块建立铜多金属产业基地,对曲隆铜铅多金属矿等重点矿区进行重点解剖、深入勘查,对外围及深部尚具较好的找矿前景的普朗铜矿、红山—红山牛场等区段继续勘查,扩大矿床规模,为国家资源战略储备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