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横空出世莽昆仑

——关于新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情况的报告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 立 发布时间:2012-08-16
  毫无疑问,整装勘查是实现找矿突破的重要平台,全面推进整装勘查是实现找矿重大突破的关键。

  8月10日~14日,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督导调研组奔赴新疆,了解和督导该地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推进情况,以及整装勘查工作中政策、公益性地质工作、科技支撑和资料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实际需求。调研组还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相关地方政府、地勘单位、矿业权人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深入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铁矿整装勘查区,听取了勘查单位的现场汇报。

  “当前,全国部分省份整装勘查区内还存在组织机构欠缺、整体投入不够、科技攻关有待提高、监管不到位等相关问题。”调研组组长、国土资源部地勘司副司长于海峰向记者解释,通过这样的调研,可以发现并解决不少问题。

  他还表示,为了支持推进整装勘查,国土资源部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还将与其他部委联合出台一些政策,用好这些政策。真正发挥整装勘查这个重要抓手的作用,定会推进找矿突破“开花结果”。

  据了解,在此之前,相关督导调研组已经分赴青海、陕西等多个省份进行了调研。

  可以肯定的说,新疆加快地质勘查工作步伐在全国是走得最早的。

  2008年,新疆“358”项目的实施掀起了全国地质找矿的热潮,也给如今正在开展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带来了启示。

  根据358项目“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山、加快昆仑-阿尔金山”的总布局,围绕“三大成矿带、十三处找矿远景区、二十三处矿集区”主攻地区,新疆加大了南疆三地州的勘查投入,积极推进整装勘查,取得了地质找矿重大进展,促进了新疆地质勘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358”项目实施以来,国家和自治区财政共投入资金43.68亿元,拉动社会资金102亿元,取得煤、铁、铅锌、铜镍、钼等一系列找矿重大突破。

  “在3大成矿带、13个找矿远景区、23个重要矿集区,我们提交了大型矿产开发基地7处、大型矿产勘查基地12处,新发现矿产地31处,新增铁矿石7亿吨、铜镍54万吨、钼25万吨。2012年,在23个重要矿集区,我们共部署各类财政出资项目399个,投入资金26.95亿元,全年预计拉动社会资金投入约48亿元。”新疆国土资源厅总工程师胡建卫如是说。
与此同时,新疆还成立了以自治区分管副主席为总指挥的自治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指挥部,成员为发改委、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科技厅等的主管领导,负责自治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重大决策,解决实施过程的重大问题,审定相关政策和自治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年度资金投入计划。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专家委员会,负责组织编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总体方案和年度工作方案。

  “目前,我们已编制完成了《新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2011~2020)》,并已通过自治区政府审批。”胡建卫介绍说,截至2011年底,新疆共有5667个勘查探矿权,271家勘查单位在新疆开展勘查工作。

  据介绍,新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将以天山、阿尔泰、昆仑阿尔金三大成矿带的找矿远景区、重要勘查区等为重点,逐步部署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远景调查工作。

  而在地质找矿的综合科研方面,新疆的进展也十分耀眼。据新疆地矿局总工董连慧介绍,目前新疆已提高了对成矿规律的认识——在空间上,提出了“环准噶尔、环塔里木”重要成矿类型分布规律;在时间上,确定前寒武纪是另一个重要的成矿期;在重要成矿类型上,创立了新疆石炭纪“上叠裂谷火山岩型富铁矿成矿理论”。

  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制度的保障。

  据了解,为维护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台了《探矿权、采矿权管理办法》,制定了有效措施严格探矿权管理。

  胡建卫介绍说,新办法中的两项举措,对整治“圈而不探”行为成效明显。一是提高探矿权年度最低勘查投入。要求勘查工作程度在普查及以上阶段的探矿权人,在勘查区内投入的地质勘查资金,第一年度不得低于每平方千米2万元,第二年度不低于4万元,第三年度不低于6万元。二是制定探矿权退出机制。要求延续探矿权证最长为3年,每延续一次需提高一个勘查阶段,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内未达到相应勘查程度的,仍按原地质勘查程度申请延续的,第一次缩减50%面积,第二次不再予以延续。

  在外部环境协调方面,新疆也充分发挥了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指挥部的协调作用。他们把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十二五”规划中的公益性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目标、矿产资源开发调控目标和综合利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主要预期性指标和任务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领导业绩考核的目标体系,做到责任到位,监管到位,建立了找矿突破行动的保障机制。

  找矿突破要充分发挥国有地勘单位地质找矿主力军作用,新疆也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该地为自治区地矿局、有色局等国有地勘单位以有偿方式配置了探矿权。

  “地勘单位不得擅自转让自治区配置的探矿权,若自有资金不足,可由自治区地勘基金与自治区国有地勘单位共同出资开展勘查工作。”胡建卫介绍说,联合出资勘查项目实行合同管理,由自治区地勘基金项目管理中心与承担项目的勘查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出资比例(自治区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出资比例不低于51%)和各自的权利义务。对联合出资勘查的勘查项目,未经自治区批准,地勘单位不得再与其他企业合作,探矿权办到自治区地勘基金管理中心名下。

  据介绍,普查工作完成后,如国有地勘单位不愿意继续出资勘查,探矿权将被以招拍挂方式公开出让或以协议方式有偿出让给自治区引进的大企业集团,并按出资比例对价款进行分割,由自治区财政按分割数额打入地勘单位帐户;如果地勘单位愿意继续出资勘查,将由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探矿权进行评估,按照出资比例对价款进行分割,地勘单位缴纳价款后,办理探矿权变更手续,并由地勘单位继续出资勘查。以合作或协议有偿出让方式获得探矿权的,国有地勘单位要承诺勘查形成大中型矿产地的开发要服从自治区的统一规划和调配,不得擅自引进企业进行开发。

  与全国大多数省份不同的是,新疆没有设立省级整装勘查项目,但全国首批设置的4个整装勘查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

  据介绍,2012年,整装勘查区将以铁、钨锡、铅锌为主攻矿种继续开展以1∶5万区调(含物、化探)为主的基础地质和以航磁异常查证、重要异常远景区调查和重要矿床的深部勘查为主的矿产地质评价及找矿综合研究工作,预计部署各类项目51项,投入资金约8.14亿元,预计探获333+334资源量铁30亿吨、钨锡25万吨,铅锌100万吨。 

  此次调研组重点关注的西昆仑塔什库尔干铁矿整装勘查区,来自国土资源厅的数据是,该区到2013年有望实现铁矿10亿吨,到2020年实现铁矿20亿吨的找矿目标。2010年以来,勘查区共计投入1.86亿元,其中国家投入0.66亿元,社会资金投入1.2亿元。

  记者了解到,仅赞坎磁铁矿目前就共发现9个铁矿体,长度均在750米以上,最大的Ⅰ号矿体,长度达到近6000米;各矿体平均宽在5米以上,最大达到27米左右;主要矿体控制斜深一般在200米以上,最大控制斜深达到近675米。估算该矿资源量达到2.5亿吨,预测远景资源量达到近5亿吨。

  在推进全区整装勘查方面,新疆采取“放水养鱼”的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整装勘查,为大企业、大集团实施整装勘查提供政策支持。他们积极引进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参与阿吾拉勒等找矿效果较好的整装勘查区的整装勘查工作。而对昆仑-阿尔金、罗布泊等通行困难地区,他们则采取“政府拿一点、矿业企业拿一点”的办法,修建简易公路、架设电力设施,为整装勘查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记者从新疆国土资源厅的一份材料中看到,截至2011年底,新疆中小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基本上覆盖了主要造山带,但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完成率较低,完成的面积仅为31.68平方千米,占全疆面积的19.1%;1∶5万航磁、航空综合站测量完成20万平方千米,约492个图幅,占新疆国土面积的12%;1∶5万区域化探完成12.2万平方千米,约305个图幅,占新疆国土面积的7%;1∶5万区域遥感地质调查面积1.5万平方千米,约39个图幅的高分辨率彩色影像图的制作,约占新疆国土面积的1%。

  “新疆区域地球物理工作于2007年率先在高寒山区阿吾拉勒地区开展1∶5万航空磁测,实现了‘当年飞行,当年查证,当年见矿’的铁矿找矿高效率。由此,新疆高寒山区的1∶5万航空磁测面积从无到有,极大促进了高寒山区铁矿的寻找和评价,从而快速确定新疆西天山阿吾拉勒和西昆仑塔什库尔干两条大型铁矿带。”胡建卫表示,各整装勘查区内尚有大量物化探异常及较多找矿线索没有查证和开展相应调查评价工作;加大安排部署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矿产远景调查等基础地质项目,将是新疆实现区内找矿突破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