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3日,地质力学所组织召开了“重要成矿区带矿田构造找矿问题梳理研讨会”。
研讨会上,侯春堂简要介绍了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目前所承担的矿田构造方面的地质调查工作项目,表明力学所将继续发挥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的传统优势,积极结合国家地质找矿工作部署热点,加强矿田构造学科在理论上的创新和在找矿突破实践中的应用,促进一系列矿田构造研究的相关工作方法、技术标准等方面成果的转化。
矿田构造研究室陈正乐研究员以“重要成矿区带矿田构造与找矿预测科研问题”为题,向与会专家汇报了我所近年来矿田构造研究在一些区域取得的成果和今后要加强矿田构造研究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的设想建议,尤其是针对我国19个重要成矿区带提出的具体矿田构造研究规划。矿田构造研究室陈柏林研究员、申玉科副研究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达教授和南京地质调查中心陈世忠研究员分别介绍了“阿尔金山东段矿田构造与找矿问题”、 “胶西北金矿矿田构造与找矿问题”、“武夷山成矿带矿田构造与找矿预测问题”和“南秦岭地区汞锑多金属矿田构造与找矿问题”、“紫金山整装勘查区构造与找矿预测问题”、“华北地块北缘中东段矿田构造研究启示”等不同成矿区带矿田构造研究的进展,并对矿田构造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以及今后项目的规划部署提出了建议。
与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矿田构造学科发展和重要成矿区带矿田构造研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高度评价了地质力学矿田构造在地质找矿中发挥的作用,一致认为今后应该加大对矿田构造方面的投入,认为矿田构造研究应广泛结合当前国家地质调查部署,结合热点难点区域,结合整装勘查区域,充分发挥矿田构造在“就矿找矿”方面的优势和经验,争取在不同成矿区带、不同矿种等领域都有所建树和突破,为找矿突破行动贡献力量。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王瑞江研究员对地质力学矿田构造今后的发展提了三点希望:一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矿田构造基础理论“动力成岩成矿”方面有所深入和提升,一定要在理论上有所创新;二是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矿田构造研究方法上有所突破,一定要在研究方法上探索;三是矿田构造研究一定要突出特色,关注国际动态和发展趋势,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标准和研究方法。
本次会议对于力学所充分发挥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等传统学科的优势,积极服务找矿突破行动,促进矿田构造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地质调查局资源评价部、南京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地质力学研究所有关领导和专家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