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柴周缘及邻区成矿带三个区调项目成果明显

来源:西安地调中心 作者:校培喜 发布时间:2012-07-17
    2012年7月9-14日,西安地调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青海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青海1∶25万布伦台、大灶火幅区调修测”、“青海1∶5万日阿哇日、雄达涅阿、木里日肖日、木里、亚姆格勒、草芒六幅区调”和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的“青海沱沱河地区四幅1∶5万区调”三个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专家组通过资料抽查和野外实际核查,认为这三个项目克服高原缺氧等重重困难,在基础地质调查研究和地质找矿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青海1∶25万布伦台、大灶火幅区调修测:将东昆仑南坡万保沟群划分为火山岩组和碳酸盐岩组,确定为洋岛海山沉积环境。收集了侏罗纪沉积构造、基本层序等资料,初步分析了含煤盆地沉积环境。对奥陶纪-志留纪纳赤台群进行了进一步解体,在玄武安山岩中获得431.5±1.4Ma的锆石U-Pb年龄值;对测区侵入岩进行了系统调查,获得一批高精度同位素年龄数据,初步建立了测区岩浆岩演化序列,划分了构造岩浆岩带。初步厘定出两个构造岩浆旋回(O-S1俯冲,S2-S4碰撞;T2俯冲,T3碰撞)。在东昆仑南坡小库赛湖地区、东昆仑拉陵灶火-灶火河一带厘定出了中-顶志留世花岗岩(421±1Ma)。在东昆北中志留世环斑花岗岩中获得428.5 ±2.2 Ma的U-Pb同位素年龄。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中新解体出新元古代变质侵入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碰撞型花岗岩特点。将东昆中莫斯图、拉陵灶火岩基解体为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俯冲花岗岩。在昆北地区发现了两期辉绿岩墙群;在昆中断裂带北侧苏海图地区金水口岩群中发现了榴(辉)闪岩带,查明了区域分布、产出状态。对天台山地区麻粒岩带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初步查明了各类变质岩的区域分布,对变质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初步划分了测区构造单元,收集了不同构造单元构造形迹资料,建立了构造变形序列和构造格架。对昆南增生杂岩带进行了构造-岩性实体填图,初步查明了其物质组成和变质变形特征;新发现铜矿(化)点、铁矿化点、金矿化线索、砂金矿点、煤矿点、石膏矿点、玉石矿点多处。对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初步总结,认为中-晚三叠世东昆仑地区岩浆活动处于俯冲-碰撞构造旋回期,岩浆活动频繁,含矿流体丰富,成矿作用明显。
    青海1:5万木里等六幅区调:在拉脊山构造岩带中新厘定出晚奥陶世多索曲组火山岩组合。在测区南部巴龙贡噶尔组中新发现大面积分布的云母石英片岩,经区域对比初步厘定为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在前人划分的青白口纪龚岔群中解体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初步厘定为古元古代东岔沟岩组;在南祁连巴龙贡噶尔组中新发现花岗闪长岩体。在中祁连加巴尕尔当曲北部确定出由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成的晚奥陶世俯冲型花岗岩带,并获得445.9±1.4Ma、445.8±3.2Ma、445.3±1.6Ma的锆石U-Pb年龄。在加巴尕尔当-错喀莫日一带正长花岗岩中解体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并获得445.5±1.9Ma锆石U-Pb年龄。在南祁连巴龙贡噶尔组中填绘出早石炭世辉石岩脉,并获得352±16Ma、354±23Ma的147Sm/144Nd等时线年龄;明确了拉脊山构造带延入测区。在南祁连新填绘的云母石英片岩中初步识别出4期变形构造;圈定了天然气水合物有关的冻土层分布范围。初步认为晚三叠世尕勒得寺组三段、侏罗纪窑街组上含煤段最具生烃条件,木里凹陷和错尕尔当凹陷具备了良好的气源和保存条件,是区内天然气水合物形成最有利地段;新发现砂岩型铜、银铜矿(化)点4处、矿化线索2处,金矿化点1处,铜镍矿化点1处、矿化线索2处,铜矿化点2处,钨矿化线索1处,钼矿化线索1处。
    青海沱沱河地区四幅1∶5万区调:将那益雄组和甲丕拉组细分为三个岩性段,波里拉组、巴贡组、沱沱河组、雅西措组、五道梁组均分为二个岩性段。突出了火山岩楔、灰岩楔、煤层等非正式填图单位表达。在古近纪-新近纪沱沱河组、雅西措组和五道梁组中分别获得ESR测年数据为46.0±4.0-42.3±4.0Ma;36.7±3.0-27.3±4.0Ma;23.1±2.0Ma;查明了测区火山岩的分布及岩性组合,初步划分了火山旋回和亚旋回,填绘出一处火山机构,厘定出裂隙式和中心式两种火山喷发类型;对三处1∶20万地化综合异常进行了概略性查证,证实三处地化综合异常均属矿致异常。并对扎苏煤矿、4543铁矿和囊极铜矿点进行了1∶1万概略性检查;新发现铜矿(化)点3处,铁矿(化)点,3处,重晶石矿点2处,白云母矿点2处。

格尔木野外验收会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