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江苏地调院承担的《姜堰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通过评审。来自河海大学、南京水科科学研究院、泰州市水利局、姜堰市水利局、泰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姜堰市国土资源局等有关单位的专家领导听取了项目汇报。
为掌握姜堰市域地下水变化趋势,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环境,落实中央和省政府“2011年一号文件”精神,姜堰市水利局与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于2011年决定共同开展《姜堰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研究工作。
项目组对姜堰市全域范围内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查明区内地下水开采井的分布位置、开采层次、开采量及开采用途、现状水位等;详细研究了区内松散岩类孔隙地下含水层的分布发育规律、富水性及补迳排条件;评价了地下水水质现状并深入分析其水质演变规律;采用可视化数值模型对姜堰市第Ⅰ、Ⅱ、Ⅲ承压地下水可采资源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可开采量为2516.58万m3/a,并对第Ⅳ承压可采资源量进行了估算,其可开采量上限为666.46万m3/a;对姜堰市各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了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划分了扩大开采区、控制开采区及压缩开采区三种规划区,南部乡镇多为扩大开采区,中部和北部均有乡镇,需压缩或控制地下水开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