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2—25日,西安地调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宁夏银川市对宁夏地调院、宁夏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承担的“宁夏1∶5万水磨沟、崇岗、苏峪口、暖泉、姚伏幅区调”和“宁夏1∶5万腰坝、黄旗口、木井子、井子泉幅区调”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两个区调项目在地层、构造和生态环境调查研究等方面有新发现和新进展。
宁夏1∶5万水磨沟等5幅区调:将黄旗口组和王全口组时代分别厘定为长城纪和蓟县纪;在苏峪口组首次识别出水下冲积扇沉积序列;将寒武纪-奥陶纪阿不切亥组上部不含风暴砾岩的泥灰岩划归奥陶纪,其余划归寒武纪,并划分为三个岩性段;将奥陶纪米钵山组自下而上分为近源水道冲积扇沉积、半深海沉积、远源浊流沉积三部分;在黄旗口岩体斑状中粗粒英云闪长岩中获得1905±48Ma的锆石U-Pb年龄;在拜寺口辉绿岩脉中获得528±13Ma的锆石U-Pb测年数据;在侏罗纪延安组中发现煤矿点1处。
宁夏1∶5万腰坝等4幅区调:将赵池沟岩组划分为三个岩段;在黄旗口组首次发现震积岩,建立了震积岩序列;震旦纪正目观组顶部发现盖帽白云岩;震旦纪兔儿坑组发现Shaanxite蠕虫化石;从赵池沟岩组解体出古元古代花岗岩体,获得1962±24Ma的锆石U-Pb年龄;在黄旗口花岗岩体中新获得2067±60Ma、2051±40Ma、2051±21Ma锆石U-Pb年龄;填绘出更新世以来北东向阶梯状弧形正断层和北西向叠瓦状弧形逆冲断层;详细调查了测区地貌单元与第四纪沉积物成因、时代及其分布,识别出晚新生代以来三级夷平面、更新世三级洪积台地和全新世洪积扇。结合遥感解译调查了不同地貌单元植被组成,对生态环境现状和脆弱程度进行了评价,结合晚全新世沉积物记录的气候变化和生态演化过程分析,发现近20年来测区沙漠扩张、高山针叶林萎缩的趋势,为区域生态环境规划与保护提供了资料;在王全口组中新发现赤铁矿(化)点4处,白垩纪庙山湖组发现煤线。
上述重要发现和新认识,为基础地质研究、生态环境规划与保护等提供了资料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