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中国重点海域地应力观测及综合研究》项目,选择中国南海、黄海等重点海域,并兼顾东南沿海海岸带,开展地应力观测及综合研究。这是迄今我国海域规模最大的地应力观测研究项目。
地壳应力研究已成为揭示板块驱动机制、块体相互作用及地震发生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地应力测量与监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重视,并开展了一系列测量与监测计划。通过多年的科学探索和经验积累,目前科学界对世界大陆地壳应力状态的分布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海洋区域的地应力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为此,中国地质调查局率先设立《中国重点海域地应力观测及综合研究》,由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所具体承担。
据介绍,该项目将以地应力测量与监测技术为主,辅以超声波成像测井、微震监测技术、岩石力学实验等多种方法技术,对我国南海、黄海等重点海域的关键部位进行综合观测研究,建立地质力学模型,掌握研究区现今地应力场的分布规律,为我国重点海域地球动力学基础研究以及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项目的启动,标志着地质力学研究所实现了多年涉海开展地质力学研究的梦想;它的实施,将填补海域地应力测量与监测的空白,带动研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域地应力技术装备,促进发展海域构造应力场模拟技术和健全完善地应力观测基地布局,有望获得重要创新性成果,这对涉海工程建设与运行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同时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提供科学依据。
海域是研究地质力学的重要场所。地质力学研究所将在我国南海、黄海等重点海域,以地应力观测研究为起点,稳步开展海域新构造运动与活动构造、区域地壳稳定性等研究工作。日前,地质力学所有关科研人员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湛江分公司进行了技术交流,就中国南海海域地应力测量以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综合研究达成战略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