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地质力学所承担的地调项目“晚新生代构造气候变动对黄河水系演化影响研究”通过对黄河上、中游关键地区的晚新生代地层、构造地貌、河谷地貌和水系演化研究,深入探讨黄河的演化历史,阐明黄河中、上游水系演化过程,揭示了构造气候变动对黄河水系演化的影响,为黄河的利用和治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了解,项目组经过四年的研究,对黄河河源区、兴海、共和、贵德、河套、三门峡盆地等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和黄土高原第三纪红粘土、陇西地区与邙山黄土地层进行了调查研究。建立了黄河河流阶地序列,证实了10万年前河套古湖可能处于封闭的环境,黄河没有通过河套盆地,约10万年前古湖水开始外泄晋陕峡谷,黄河晋陕峡谷段贯通。约15万年前后贯通三门峡东流入海。
实测了共和桌子山-塔买-曲沟等16条晚新生代湖相地层剖面,并在内蒙托克托台地郝家窑实施了第四纪湖相地层钻探,利用磁性地层学方法和光释光测年手段,初步建立了晚新生代河湖相地层序列,为黄河发育演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研究显示:距今5.25-2.60 百万年间夏季风强度变化为以下几个演化阶段:黄河中上游地区距今5.25-3.65百万年期间,夏季风相对较强;距今3.65-2.75百万年夏季风大幅波动;距今2.75-1.83百万年夏季风强盛;距今1.83 百万年冬季风开始增强,亚洲内陆干旱化程度增强。
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家评委在听取了项目汇报、审阅项目原始资料和成果报告后,认为该项目实物资料客观丰富,基础资料与科学问题严谨一致,对前缘问题认识深刻,综合评定为优秀级地质调查项目。
兴海盆地进行野外考察
干湖剖面采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