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苏地调院承担的,施工难度在江苏首屈一指的“苏州市高新区浒关开发区道碴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野外工作日前已全面完成,项目进入资料分析及成果报告编制提交阶段。
苏州道渣矿地质灾害勘查项目完成1:1000大比例地形测绘面积约1.6km2;物探工作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浅层地震法,完成测点1027个;钻探(含槽、井探)工作历时约二个月,共完成钻孔10个,井探12口,探槽8条。目前基本查明滑坡体的滑面位置、形态和变化特征及勘查区深部原高岭土矿的采掘巷道、采空区的空间分布情况,为下步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成果。
由于勘查区地处低山丘陵区,地势险峻,山高坡陡,植被茂密,坡高壁陡,坡面垂直高差最大约为260m,边坡坡度一般在45°以上,加上危岩、险石遍布,滑坡体土石疏松、地形破碎、地面裂缝极其发育,灾害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机械和人员上山施工的难度和危险性极大。为保证野外施工的顺利完成,项目组制定专门的施工组织保障和安全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层层落实。冒着地形陡峭、机械易倾覆、开挖强度极大和滑体随时滑动的风险,历时31天,完成了勘探点之间的道路建设,为本工程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物探(共有5条测线穿越高陡边坡)、钻探(有3个钻孔布设在坡顶不稳定滑体内)和槽井探(有四口探井布设于高陡坡面的中段)工作中分别落实了大量安全措施,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采购了大量的施工安全用品和防护设备。由于管理严格、安全设备到位,直至工程结束,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及毁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