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保护三江源支援青藏经济发展

——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技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来源:西安地调中心 作者:党学亚 常亮 发布时间:2011-12-12

    近期,西安中心组织实施的“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 计划项目技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共有来自8家工作项目承担单位及专题研究承担单位的40多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就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在2010-2011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工作实践过程中急需统一解决的问题展开了积极交流与热烈讨论。

    会议期间,围绕完善地表水资源计算与评价和地下水与植被生态关系研究两专题的内容,统一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研究、地下水循环更新能力研究、流域与重点地段地下水数值模拟三专题研究的手段方法与技术标准,以及内陆干旱盆地1:5万水文地质调查实物工作量控制要求、成果表达方式等,展开了热烈讨论。经过研讨,各片区进一步明确了下步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及部署思路,为确保2012年及今后调查工作的实效和成效奠定了良好基础。后续工作将在全盆地地表水资源评价和地下水生态植被关系研究基础上,继续以流域地下水循环演化研究为主线,以查明富水区水文地质条件为重点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同时探索1:5万水文地质调查成果表达的新形式,力争在成果可视化、易读性方面取得突破。会议总结时,计划项目负责人侯光才副总工程师要求,参与项目各单位加强协作与交流,按计划项目统一的工作部署,紧密结合地方政府对水资源的需求,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确保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出新成果、出大成果,有力支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

    据悉,柴达木盆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资源储备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国家批准建设的十三个循环经济试验园之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承担着支撑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护三江源、支援西藏的重任,但也面临着建设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艰巨任务。开发建设经济首先必须协调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安排部署“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试验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计划项目,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两方面为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计划项目结合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布局和需求,部署了盆地、流域及重点地段三种尺度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将全盆地划分为那陵格勒河流域、格尔木河流域、柴达木河流域、乌兰盆地、德令哈地区、塔塔凌河流域、鱼卡河流域、大柴沟地区、尕斯库勒湖流域等九大流域或地区分片实施。2010年首批启动了那陵格勒河流域、格尔木河流域、柴达木河流域、乌兰盆地四片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通过近两年的工作,四片区在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急需统一解决的问题。对此,计划项目针对性地安排在2011年末开展技术研讨会,以期在充分暴露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研讨,解决问题,形成共识,确保顺利实现项目总体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