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北缘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背景”成果丰富

来源:地质力学所 发布时间:2011-01-06
    地质力学研究所承担的973项目“北缘造山带重大地质事件与成矿背景”以理清华北陆块北缘造山带重要地质事件序列与成矿事件序列,查明金属巨量堆积与大陆边缘演化阶段的耦合关系为目标,经过近5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果。近日,通过科技部组织的结题验收,获得专家组高度评价,成果报告被评为优秀。

    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确定了华北克拉通北缘中元古代中期岩浆活动的形成与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有关,较好地解释了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矿床的成因及构造环境,为认识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矿床的成因及构造背景提供了重要依据;

    2.识别出华北地台北缘晚古生代-三叠纪期间钼(铜)的成矿事件,该期成矿作用在时空分布及成因上与同时期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根据资料,晚古生代末期-早中生代后碰撞/后造山岩浆岩带在华北地块北延伸大于1000公里,宽度大于300公里,与之有关的钼 (铜)等多金属矿产在华北地块北缘有很大潜力。 这一认识对于正确认识该地区的基础地质和区域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并将对区域矿产资源的勘查方向和资源潜力评估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确认了在白乃庙岛弧岩带带存在有早古生代岛弧背景的斑岩型铜钼成矿作用(445 Ma),早古生代岛弧背景的斑岩型铜钼成矿作用的发现对于拓展华北北缘铜钼成矿作用的类型及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4.确认华北地块北缘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期间为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内蒙古隆起并非长期发育的古隆起,而是深位剥露的安第斯型古大陆边缘弧,在内蒙古隆起上曾经存在有古安第斯型火山活动,但在后期构造作用中被大量剥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