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甘肃祁连山东段1∶5万4幅区调项目成果通过评审

来源:西安地调中心 作者:校培喜 发布时间:2010-01-15

    近日,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专家对由甘肃地质调查院承担的祁连山东段1∶5万古浪幅、张家墩幅、天祝县幅、西大滩幅区调联测项目进行最终成果评审。通过项目在地层、岩浆岩、构造地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特别是在古生物化石采集、地层解体和蛇绿构造混杂岩带调查等方面进展明显。


    1.建立了测区的地层系统,厘定出 27个正式填图单位、5个非正式填图单位。新发现化石多处,在下炭窑沟石炭系臭牛沟组灰岩中采获早石炭世腕足类化石,西大滩南营儿组炭质页岩中采获晚三叠世霍尔新芦木等植物化石,丰富了该区地层的古生物资料。 
 
    2.在奥陶纪阴沟群中新解体出一套中深变质岩系,时代暂厘定为中元古代, 通过区域地层对比,认为与海原岩群相当,并对其变质作用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未分上奥陶统中解体出一套浅变质细碎屑岩建造,通过区域对比划归南石门子组。 
 
    3.对乌鞘岭蛇绿构造混杂岩带进行了详细解剖,其物质组成有蛇纹石化异剥橄榄岩、滑石化辉石岩、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及呈脉状产出的斜长花岗岩等,认为该蛇绿岩形成于晚奥陶世弧后盆地环境。 
 
    4.对南泥沟一带晚奥陶世扣门子组中段基性-酸性火山岩进行了地层-岩相的双重填图,初步划分了火山岩相,并根据各岩相呈环带状分布,确定存在一个火山机构。  
 
    5.建立了区内构造格架,划分了构造单元,探讨了构造演化。将测区由南向北划分为走廊南山岛弧带、北祁连弧后盆地带、走廊边缘盆地带3个三级构造单元和5个次级单元。建立了测区构造变形序列。 
 
    6.通过对金强河、古丰河阶地进行调查研究,查明金强河发育Ⅵ阶地,古丰河发育有Ⅳ级阶地,分析了景泰-天祝活动断裂与该区地震活动的关系,是第四纪以来青藏高原强烈隆升在测区的地质记录。 
 
    7.新发现铜矿点1处、金矿化点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