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天山地区1∶5万区调项目成果专报
来源:西安地调中心
作者:校培喜 李建星
发布时间:2010-01-08
近日,由西安地调中心承担的新疆东天山1∶5万裤子山幅、喀拉塔格幅、双庆铜矿幅、双庆铜矿东幅等4幅区调联测项目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最终成果评审,项目成果获得专家组一致好评。
新疆东天山4幅区调联测是200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立项,由西安地调中心承担的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已完成项目设计的各项工作。经调查研究,在区域地层、岩浆岩和区域构造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重新厘定了本区地层单位。对区内的星星峡岩群进行了解体,将其下部的片麻岩对比为新太古-古元古代天湖岩群;在区内卡瓦布拉克岩群、北塞纳尔塔格组中发现了古生物化石;在贝义西组火山岩中获得830±19Ma的锆石U-Pb年龄;新建立了古元古代龙头山麻粒岩特殊岩石地层单位。
对测区岩浆岩进行了详细填绘,新获得一批同位素精确测年数据,结合地球化学资料建立了本区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泥盆纪、石炭纪及三叠纪六期岩浆活动序列,探讨了其成因及形成构造背景,提高了本区岩浆岩研究程度。
在宏观调查基础上,根据矿物特征与组合,研究了本区变质岩基本特征,划分出六期变质作用,并对不同地质体变质相进行了研究划分。特别是在龙头山地区发现麻粒岩相变质矿物组合,并在其中获得2354±23 Ma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LA-ICPMS测定)。对区内环形山和阿拉塔格铁矿两个环形岩体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填图,基本查明了内核基性杂岩、中环花岗岩和外环花岗闪长岩组成的结构特征,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
根据地层建造、岩浆作用、构造变形及变质特点,建立了本区构造格架。详细填绘和研究了阿克塔格构造混杂岩带的组成、结构和变形特征,认为是南天山洋闭合及后期叠加改造的产物。
新发现铁矿化点1处、铜矿化点3处,水晶矿化点3处。初步分析了区内成矿地质背景,指出了找矿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