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力学所承担的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地质力学所 发布时间:2009-12-10

    2009年11月24日上午,地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简称力学所)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年度进展报告会在力学所五楼会议室举行。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办公室主任叶天竺研究员、办公室技术处舒斌副处长出席。会议由力学所侯春堂副所长主持,赵越副所长等研究人员及硕士博士研究生近40人参加。

  会议首先由相关项目负责人汇报年度主要进展,陈正乐研究员负责的"迁安铁矿矿田构造解析与找矿预测"项目,确定河北迁安杏山富大铁矿为原生沉积变质后期构造叠加成因;杨农研究员负责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德保县德保铜矿矿产预测"项目,通过矿田构造等研究,提出矿产预测和钻孔布设建议,验证钻孔在200米以下见到厚达6米工业矿体,品位0.8%以上;江万研究员负责的"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成矿规律总结研究"项目,对罗布莎铬铁矿矿床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总结。叶天竺主任认真听取了各项目负责人的汇报,并一一提出意见与建议,他对河北迁安杏山铁矿富矿成因的厘定、德宝矿区的预测钻孔见矿等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对西藏罗布莎铬铁矿矿床成矿规律总结所取得的成果也深感欣慰。

  随后,叶天竺研究员作了题为"深部找矿预测方法研究"的报告。叶天竺研究员结合危机矿山深部找矿所取得的主要进展,从多个实例剖析,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践,系统阐述了深部找矿的理论方法体系,提出了"三位一体"深部找矿预测方法,即研究成矿地质作用确定成矿地质体,研究成矿构造分析矿体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成矿流体确定找矿方向的地质预测方法。叶天竺研究员的学术报告使在场人员受益匪浅。

  会议围绕矿田构造在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叶天竺研究员进一步指出,矿田构造是一门复杂的综合性学科,但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将该方法应用于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中,是对接替资源找寻一种很大的理论与应用上的支撑,希望地质力学研究所矿田构造研究能在今后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中应用更加广泛,成为地质找矿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力量。地质力学研究所侯春堂副所长表示,地质力学研究所会充分发挥地质力学矿田构造研究的深厚底蕴,全力以赴配合该项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同时希望力学所与危机矿山找矿办公室加强联系,使矿田构造这一学科进一步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