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地科院资源所“底水原位地球化学探测系统”获国家发明专利

来源:地科院 发布时间:2007-12-21
    地科院资源所近日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底水原位地球化学探测系统”国家发明专利。该专利技术是我国自主创新成果,是我国海洋资源勘探服务的实用技术。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巨大的能源潜力和环境效应而引起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高度关注,我国正在加大力度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研究。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亚稳体系,它的形成、分解均与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有关,因而,可以利用与水合物密切相关的各种气、水异常及其派生的地球化学标志进行探查。底水(紧贴海底的海水)最有可能保留海底有用的地球化学信息,因而成为探测水异常的首选对象。目前国内外探测底水的地球化学特性,均采用采水器将底水采集到考察船上,在考察船的实验室或送到基地实验室对水样的烃类气体含量等地球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用采水器采集深海的底水到甲板,由于温压条件剧烈变化,水样可能发生溶解的气体逃逸等物理化学变化,实验室测试的地球化学参数就不真实。另外,从2000-3000m深度采一次水需要1-2个小时,工作效率很低。

    针对这一问题,我院资源所吴宣志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创新了一种在原地直接测量底水地球化学性质的新技术,将装置有提水式地球化学测试仓和配套传感器组的水下拖体放入深海海底拖曳前进,通过遥测遥控系统对底水的各种地球化学特性进行原位测量并实时传送到考察船。该方法比采用采水器采水送实验室测量的传统方法,数据真实,效率高。

    课题组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并在“十五”国家863计划“资源与环境技术”领域“天然气水合物探测技术”课题的支持下,研制成功“深海底水原位地球化学探测系统”,将该发明专利发展成为我国海洋资源勘探服务的实用技术。

    目前该课题组正在进行进一步提高传感器性能,改进系统探测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