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地质调查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

喜迎十七大地质调查巡礼

来源:地调局 发布时间:2007-11-14

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实施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科学部署、组织实施地质调查工作,开展的基础性、公益性 、战略性综合调查评价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信息技术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大大提高了地质调查工作的现代化水平。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进展与成果。

   基础数据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数据资源积累达到了 127TB ,基础数据资源为地质调查各专业、国土资源管理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支撑。

   实现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自主研发的核心系统得到全面推广使用,正在显著改变传统的地质调查工作方式。

   网络互联不断延伸,为地质调查信息的远程交换和信息共享提供了条件;地质调查信息化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为地质调查信息化工作的规范化开展和信息共享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完善了以提供相关纸质信息的借阅、复制为特点的传统信息服务体系,并逐步走向信息提供服务、信息的加工处理服务和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阶段,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体系基本形成

基础地质数据库体系建设

   通过重点开展国家基本地质图件的数字化和主要地质科学基础数据的数据库建设。完成了我国基础地质主要比例尺地质图件、地质原始资料、地质成果资料等国家地质数据的数据库建设,基本形成了我国基础地质数据库体系。主要完成全国性数据库包括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区域水环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基础地质数据库、航空物探遥感数据库、全国专题图数据库、成果资料数据库等。

   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库建设:完成各类基础地质与专业地质图件 8000 余幅, 45 万多个图层数据检查、格式转换,整理地质资料与填写属性卡片 25 万多份,各类样品数据采集和汇集整理 170 余万件,资料整理与数字化 1.8 万种,数据综合与维护 6500 多幅;各类数据库数据量总计达 4.5TB ;编写项目及子项目设计、成果报告、建库工作指南、系统研发报告、用户手册等文档 1100 余份,系统程序代码约 150 万条;编绘各类项目与领域用图 1500 余张。

   数字地学产品空间数据库建设: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 1 ∶ 50 万、 1 ∶ 250 万和 1 ∶ 500 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 1 ∶ 600 万数字水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全国专题图空间数据库( 1949 ~ 2005 年)、全国地质工作程度数据库。

地质资料提供社会化服务

   全国地质资料馆馆藏 92754 种地质资料、 1400 余种地质调查资料( 1999 ~ 2006 年)和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中文目录数据库已在地调局发展中心网站发布,其中数据库成果、元数据和资料目录,面向广大社会公众提供了信息与下载服务。

   同时,开展了全国 1 ∶ 250 万、 1 ∶ 50 万和 1 ∶ 20 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中国岩石地层单位数据库、全国区域重力数据库、全国 1 ∶ 20 万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专题图空间数据库等对外提供服务。

   成果目录数据库、地层数据库的网上服务工作。馆藏地质资料和基础地学数据库已经以多种形式提供社会化服务。

地质调查主流程信息化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基本实现了主要专业领域野外地质调查全过程的计算机化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区域地质调查数字采集系统支持下,实现了掌上机 GPS 、 GIS 和 RS 的有机集成,实现了区调填图野外原始数据采集的数字化。区调野外采集数据处理和成果输出的桌面系统,实现了区域地质调查野外数据采集、室内整理和成果输出的主流程信息化。

   矿产资源调查领域:成功开发了矿产资源调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新近发布的固体矿产勘查野外数据采集系统( 2.0 版),为固体矿产勘查、资源评价工作,解决与实现了从野外数据采集到数据管理及钻孔综合柱状图编录、与储量计算整个过程的一体化。

   地下水资源调查、地质灾害调查领域:已完成本专业领域野外数据采集系统的成功研发,基本完成更新版本软件的开发及在新的采集系统硬件设备试运行。通过试点,亦逐步走向扩大试行推广阶段。

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系统

   矿产资源调查数据处理与综合分析系统:实现了大比例尺填图系统、固体矿产勘查(探矿工程)野外数据采集系统与固体矿产勘查数据采集与资源量估算系统集成。初步建立了与资源量估算有关的各种分析、图件、报表和计算及矿体三维模型和显示的数据模型和完成矿体连接、勘探线剖面图绘制、地质块段图、储量计算等功能的原型系统开发。实现了底图及影像数据二维视图显示,槽、井、坑、钻工程的三维原始形态三维视图、矿体实体建模的显示。

   地质体三维模拟技术与数据模型开发:用 Surpac 、 Micromine 软件创建了矿体或岩体的实体模型。完成 Micromine 和 Surpac 软件建立地质体三维模型的对比分析及矿区示范、黑河流域地下水盆地研究示范和上海城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示范研究。

   此外,调查评价相关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领域成果卓著,主要进展和取得的成果有:

   基于 SIG 技术的地质调查数据资源、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共享与协同的研究,已具备建立地质调查资料数据等资源共享平台的核心技术。

   自主开发的“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管理系统”、“多元地学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 GeoExpl ” 等系列软件,在地质调查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

   钻孔采编系统等分析处理系统全面推广,得到大多数地质工作单位的认可和广泛应用。

   基于 MapGIS 的区域矿产资源评价系统( MORAS ) 目前已经完成并投入到相关的矿产资源预测项目中使用;基于 ArcView 平台开发完成了航电数据库 (GEMDS 1.0) 和物探测井数据库 (GLDB 1.0) 系统;物化遥基础信息系统 (PCR/GIS 1.0) 已经开始推广应用;开发完成了非震地球物理解释系统 (GME/GIS) 和重力数据处理系统 (RGIS 2.0) ,并在相关工作中推广应用。

   基于西北地区地下水勘查工作研制的地下水资源评价系统 为地下水资源信息管理和评价分析数字化标准、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综合评价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区域的多源信息综合管理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