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汪民寄语:充分发挥“地调空军”的作用

来源:地调局 作者:张丽华 金小平 发布时间:2007-11-13
    在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成立五十周年成果展暨学术交流大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调局局长汪民寄语航遥人——

  50年风雨历程记录着航遥人报效祖国的无悔追求,50年峥嵘岁月留下了航遥人为之骄傲的累累硕果。9月1日,地质人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成立五十周年。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调局局长汪民参加了大会。他说:“航空物探遥感调查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是地质调查和国土资源管理的技术支撑。发展航空物探遥感事业,对于实现地质矿产资源快速、精准调查,促进国土资源科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汪民说,50年来,伴着我国地质事业前进的步伐,经过几代航遥人的不懈努力,航空物探遥感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实现了技术水平、服务领域和经济实力全方位的跨越和提高。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对于大庆、大港等油气田的发现和一系列重大找矿突破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进入新世纪以来,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紧跟时代步伐,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不断追求科技进步与创新,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从早期的以地质矿产调查为主,进一步拓展到土地利用监控、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预警、重大工程规划、国土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等各个领域。同时,建立起了结构完善、装备先进、能力全面的航空物探遥感调查技术体系,形成了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团结拼搏的航空物探遥感调查工作队伍,为今后进一步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汪民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去年,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提出了地质工作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广大航空物探遥感工作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进一步认清自己肩上的担子,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在会上,汪民对航遥中心今后的发展提了几点希望和要求:

  一是切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当前,地质工作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中央高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又有强烈需求。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键是要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要在新的起点上,发挥自身的优势,充分体现高技术支撑的特点,利用已有的技术积累和经验,加强业务联合,协同攻关,充分发挥“地调空军”的作用。 

  二是为国土资源管理做好技术支撑。国土资源管理是一项持续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涉及学科广、科技含量高、知识性密集的特点。我国国土资源辽阔,国土资源类型复杂,航空遥感技术在实现对国土资源宏观、实时、动态、连续观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航遥中心要把为矿政、地政管理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为国土资源管理做好技术支撑。

  三是要占据科技前沿。地质事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息息相关,离不开航空物探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航空物探遥感科技的发展前沿,围绕地质调查工作的需要,凝练创新目标,加强学科建设,通过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上的突破,在提高数据精度、处理与解释水平等方面占据国际前沿,显著提高航空遥感技术在解决地质调查重大问题的能力。

  四是要建设强有力的班子,带出过硬的队伍。要把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决策民主、团结和谐、坚持宗旨、一心为民、真抓实干、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领导集体。要切实增强加快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强烈的敬业精神,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作用,高效率、快节奏、放心大胆地开展各项工作,要敢于负责、敢抓敢管,发挥好表率作用。通过班子自身建设,带出过硬的队伍,干出过硬的成绩。

  五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中心。和谐出形象、出生产力。构建和谐单位,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班子和谐,基础是干群和谐。领导干部要抓事业,树正气。要实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