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1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经济信息联播:贵州:突破“禁区” 页岩气勘探进展将“提
中国地质调查报告发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有重大突破
[央视]中国地质调查局: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取得突破
油鼓劲 腾跃广西 广西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完成3年目标
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
新闻联播: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面展开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内矿产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日益凸显,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石油、铜、铁等对外依存度都超过了50%,为保障资源持续供给,目前,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找矿行动正在全面展开。

    本台记者 陈烨炜:我身后这个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焰它所燃烧的气体就是从地底深处采集上来的页岩气,这里也有望成为我国首个向居民提供页岩气的矿井。

    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上罗镇镇党委书记 陈波:在我们农村还在普遍使用沼气、秸秆气的时候,我们上罗老百姓能够用上这个清洁、高效的页岩气,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

    新能源让上罗镇的老百姓盼着生活改变。这几天,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彭齐鸣也正忙着一项新工作:筹备我国新一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不同于以往的是,招标将欢迎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投标,允许民间资本平等进入油气勘探领域,这在我国还是第一次。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 司长 彭齐鸣:使有能力有愿望来投资的这个企业社会投资人都能够进入,这样就有市场的竞争有利于加快页岩气的开发进程。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存在于页岩层中,我国已探明的页岩气可采潜力达25万亿立方米,领先全球。然而,它的开采异常困难,只有美国、加拿大和中国在开采。
 

    按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页岩气产量600亿-1000亿立方米。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 司长 彭齐鸣:页岩气开发出来的话,会显著缓解我们国家油气资源严重不足的这种局面。

    油气资源的严重不足,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之一。找矿行动的不断突破,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打破这种格局。

    这是科研人员正在我国南海探测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可燃冰,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形似冰块,却含有大量甲烷等可燃气体。

    记者:这个能传多远啊,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高级工程师 柯胜边:这个振动是根据它能量的大小,传的距离也不一样的,像我们穿透地层有两三公里这样子吧。

    利用震动波在水下碰到不同的地层结构获得的反射数据,了解海底地层的内部结构,分析可燃冰储量。这样的工作,勘探人员们已经默默地进行了十几年。调查显示,南海可燃冰储量相当于600多亿吨原油,足够我国使用百年。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矿产所副所长 梁金强:量是巨大的,如果能对可燃冰尽早开发,对国家能源需求有很大帮助。

    十一五期间,我国每年探明的石油储量超过十亿吨,常规天然气产量翻了一番,产量进入世界前十。

    今年上半年,全国矿产勘察投入达到了580亿元,全国新增铁矿石储量达到18亿吨、新增煤炭资源储量超过600亿吨。不断增加的资源储备,将为目前乃至未来20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视频编辑:林楠 文字编辑:刘禛)


闻联播]【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实施找矿战略突破资源瓶颈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全国模范地质队——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团。他说,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弘扬地质工作者牢记使命、献身事业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建设。

    报告团成员向李克强介绍了第七地质大队建队50多年来坚持理想信念,通过不懈努力,开拓创新,取得丰硕的找矿成果。李克强说,地质大队几代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你们是全国地勘队伍的杰出典范,正因为有全国百万地质勘查工作者在深山老林、荒野大漠中默默奉献,我国地质勘查和能源资源事业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李克强指出,矿产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面临的最大瓶颈制约之一。当前,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波动,供求形势复杂多变,同时页岩气、油砂油等勘查开发取得突破,一些国家特别是大国调整能源战略和政策,努力提高能源供给的独立性。在这种情况下,维护我国能源资源安全,既要节流、又要开源,既要利用国际市场、更要挖掘国内潜力,地质勘查处于先行地位,立足国内实现找矿突破是国家行动,是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举措。只有增强国内资源保障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

    李克强说,找矿就是寻宝。我国地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地质勘查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和能源资源富有国家的水平,在西部不少地区还处在小比例尺概略调查阶段,东中部地区勘探深度大多在500米以浅,资源勘探大有潜力。找矿的关键在人,既要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又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他勉励七大队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希望广大地质工作者学习先进,投身找矿突破主战场,应用先进技术,加大勘探力度,织密勘查网络,把埋在地下的宝藏更多地找出来。顺应国际非常规能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等趋势,拓展矿产勘查新空间。建立多元化投资平台,形成找矿合力。努力实现找矿突破行动目标,为国家振兴、民族复兴做贡献。李克强要求各级政府继续关心地勘人员的工作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会见后,中宣部、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了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团成员介绍了七大队一代代地质工作者凝心聚力推动共和国地质找矿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视频编辑:金月展 文字编辑:安梦莹)

集体时指出 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
央视:解读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青藏高原找矿重大突破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今天,中国“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首次完成下潜,历经8个小时,蛟龙号在北京时间今天下午14点08分浮出水面,本次下潜深度达到6671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下潜深度的新记录。

 

    经过三天的等待,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海况终于较为平稳,现场指挥部决定进行首次下潜。北京时间今天早晨7点,“蛟龙”号接到下潜指令,三名试航员叶聪,杨波,崔维成进入潜水器,7点12分,“蛟龙”号被布放入水。7点22分开始注水下潜,9点40分,潜水器下潜,打破去年5000米级海试时创造的5188米纪录。10点左右,潜水器下潜深度超过6000米并继续下潜,最终下潜深度达到6671米。随后抛载压载铁,10点44分,蛟龙号开始上浮,14点08分,浮出水面,14点45分,潜航员顺利出舱。

    记者从中国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现场指挥部了解到,蛟龙号将进行四到六次的下潜,今天第一次下潜试验的设想目标是达到去年5000米级海试时的整体技术状态,同时全面验证潜水器的功能和性能,检验潜水器经过技术改进后的状态,最终目标是突破7000米深度。(视频编辑:金月展 文字编辑:刘洁)

[央视]蛟龙号7000米级海试首战告捷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中国蛟龙号7000米级载人深潜海试,今天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了第四次下潜。蛟龙号首次突破7000米水深,并在7020米的最大深度成功坐底,这也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器下潜纪录。

    北京时间5点29分,蛟龙号开始了它冲击7000米深度的下潜。北京时间9点07分,蛟龙号突破7000米深度。

    随后,蛟龙号继续下潜,最终达到7020米的最大深度,蛟龙号潜航员叶聪从海底向现场指挥部发回了激动人心的消息。

    坐底后,蛟龙号展开了海水、沉积物取样和海底高清视频拍摄。北京时间11点53分,蛟龙抛弃压载,开始上浮,并于北京时间15点27分成功返回水面。

    挑战深海7000米成功,蛟龙号不但创造了世界作业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更标志着我国可以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漫步。

[央视]蛟龙探海 首次突破7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