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3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07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上强调 努力把极地大洋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央视网(新闻联播)消息:两年前甘肃舟曲遭遇特大泥石流灾害,1000多人遇难,5000多间房屋被毁,基础设施被严重破坏。如今两年过去,我们看到在数万名建设者的努力下,在废墟上重建了一座规划科学的藏乡新城。

再次来到舟曲,记者看到,白龙江沿岸被洪水冲毁的堤防已重新建起,曾经的泥石流废墟上,一栋栋特色新居整齐矗立。

两年前的灾害中,张斌家房子被毁,妻子和儿子遇难,两年来他和女儿一直租房住。这两天正在抽签分房,他几乎天天到广场上的宣传栏了解安置房信息,还自制了一套厚厚的选房材料。

除了老城区的罗家峪安置区,政府还在13公里之外的峰迭和几百公里之外的兰州秦王川建了两个安置新区。经过抽签,张斌选中了罗家峪安置区一套近80平米的两居室。

政府除了建设安置房,还完善了城市功能,扩建路网,新建了公园、绿地。可舟曲周边山高坡陡,山间碎石又多,两年前的泥石流就是从罗家峪和三眼峪呼啸而下,继续住在这里会安全么?为了选房,张斌几次爬上罗家峪和三眼峪考察。

灾后,舟曲共实施了26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在罗家峪和三眼峪,建起了泥石流排导渠。

舟曲还在23条泥石流、14处滑坡隐患点建设了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正在建设的监控中心,能够实时接收监测点的图像和数据。

科学选址、排导渠、拦挡坝和监控预警系统构成了舟曲新城的四道安全防线。

现在,舟曲老县城和峰迭、秦王川三个安置小区已经基本完工,3580套安置房分配完毕。电力系统、供水厂等79项工程交付使用。年底前,舟曲的公共服务、地质灾害治理、产业重建等其余93个重建项目也将全部完工。(视频编辑:鞠澄昊 文字编辑:见红蕊)



[央视]甘肃舟曲:科学重建 再造新家园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今天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了全国模范地质队——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团。他说,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需要,弘扬地质工作者牢记使命、献身事业的优良传统,大力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立足国内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更好地服务现代化建设。

    报告团成员向李克强介绍了第七地质大队建队50多年来坚持理想信念,通过不懈努力,开拓创新,取得丰硕的找矿成果。李克强说,地质大队几代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你们是全国地勘队伍的杰出典范,正因为有全国百万地质勘查工作者在深山老林、荒野大漠中默默奉献,我国地质勘查和能源资源事业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李克强指出,矿产资源是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面临的最大瓶颈制约之一。当前,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波动,供求形势复杂多变,同时页岩气、油砂油等勘查开发取得突破,一些国家特别是大国调整能源战略和政策,努力提高能源供给的独立性。在这种情况下,维护我国能源资源安全,既要节流、又要开源,既要利用国际市场、更要挖掘国内潜力,地质勘查处于先行地位,立足国内实现找矿突破是国家行动,是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战略举措。只有增强国内资源保障能力,才能更好地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

    李克强说,找矿就是寻宝。我国地域辽阔、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地质勘查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和能源资源富有国家的水平,在西部不少地区还处在小比例尺概略调查阶段,东中部地区勘探深度大多在500米以浅,资源勘探大有潜力。找矿的关键在人,既要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机制,又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激励。他勉励七大队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希望广大地质工作者学习先进,投身找矿突破主战场,应用先进技术,加大勘探力度,织密勘查网络,把埋在地下的宝藏更多地找出来。顺应国际非常规能源开发、海洋资源开发等趋势,拓展矿产勘查新空间。建立多元化投资平台,形成找矿合力。努力实现找矿突破行动目标,为国家振兴、民族复兴做贡献。李克强要求各级政府继续关心地勘人员的工作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会见后,中宣部、国土资源部和浙江省委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了浙江省第七地质大队先进事迹报告会。报告团成员介绍了七大队一代代地质工作者凝心聚力推动共和国地质找矿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视频编辑:金月展 文字编辑:安梦莹)

[央视]李克强在会见地质勘查先进集体时指出 大力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