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2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4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圆满收官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地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记“地质报国”初心使命,不畏艰难险阻,奋战在沙漠戈壁、雪域高原、崇山峻岭和苍茫大海,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可歌可泣、令人感佩的榜样典型。   此次先进事迹报告会讲述了2位典型代表人物和4个优秀团队的事迹故事。报告团成......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412/t20241218_778191.html    发布时间:2024.12.18 16:32:00
  2. 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推动找矿重大突破——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两周年之科技创新篇

    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构建现代化绿色勘查装备体系   苍茫沙漠戈壁险恶而壮美,国产找矿装备先进且适用。最近在甘肃省成宣勘查区举行的沙漠戈壁区绿色找矿装备示范现场活动,大大提振了地矿人的找......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410/t20241008_773399.html    发布时间:2024.10.08 10:24:00
  3. 寻找当代“李四光”和“王进喜”

    了那个“为祖国寻找宝藏”、“石油工人一声吼”激情澎湃的年代。在“开发矿业”的号召下,无数热血青年用“火一般的热情”投身到新中国的苍茫大地,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粮食”。 “在全球矿业经济下滑的严峻形势下,在猴年开局之时,我们齐聚北京国际矿业城,以......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4196.html    发布时间:2016.02.22 11:24:49
  4. 中国地质调查局把野外条件保障纳入主题教育“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重点工作

    ……”这首豪迈的《勘探队员之歌》,唱出了地质工作者在崇山峻岭间攀援、在大河峡谷中穿行的情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地质工作者奋战在祖国苍茫的大地上。如今,随着现代化野外条件保障体系的构建,地质工作者的野外安全将更加有保障、野外战斗力更加强劲,地质调查现代化的步伐更加......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2309/t20230906_742464.html    发布时间:2023.09.04 09:54:00
  5. 肖序常:山高水远路多花

    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学生就像肖序常的一面镜子。   他们如同肖序常曾经的那样,常年奋斗在西藏、新疆。那是中国最荒凉、苍茫的地方,也是国际地学界关注的中国焦点。   这支从黄汲清、李春昱传承走来的学术体系,在中国偌大的科研发展系统里,也算是行风稳健、作......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712/t20171204_446431.html    发布时间:2017.12.04 14:32:00
  6. 神秘的南极冰盖

    至上新世仍适宜植物生长,可能这里曾是冰盖的边缘,说明南极冰盖自形成以来曾发生过塌缩事件,支持动态论观点。   此时的南极大陆仍有苍茫风雪飘摇,而此时的琼楼玉宇中也有无数学者在为此上下求索。时光的脚步不会就此停歇,学者对未知的探求不会就此磨灭。   争论不休,探索......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712/t20171220_447630.html    发布时间:2017.12.20 10:15:00
  7. 把论文写在“地球第三极”之巅

    主力军。正如流行在西藏地矿行业的那句话所说的——在青藏高原工作,最缺的是氧气,不缺的是精神!   西藏作家马丽华在她所写的《青藏苍茫》中,曾这样总结青藏高原工作的科学家群体的共同的特点——像人们参加过一次胜利的战斗一样,把“我曾参加过青藏考察”作为自己是合格的科......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12/t20161227_419994.html    发布时间:2016.12.27 09:38:00
  8. 昆仑山下的地质“轻骑兵”

      壮阔大美的青海总是令人神往。这里不仅有着苍茫、浑厚的气度,更有数不清的自然宝藏。地质学家们常常把柴达木盆地誉为“聚宝盆”,因为那里煤炭、石油、铁、锌、铜、盐等资源星罗棋布,是地质调查和矿产开发的聚焦点。  在30余年的地质教学与研究工作中,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86872.html    发布时间:2014.09.04 16:23:45
  9. 弘扬优良传统 促进找矿突破

    战中,云南第九地质队牺牲了34名同志,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9岁。  1980年6月17日,在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时,著名地质学家彭加木消失在苍茫的大漠中,再也没有回来。  2009年9月9日,年仅53岁的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主任李向突发心肌梗塞,永远安息在青藏高原上。  据统计,从195......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82967.html    发布时间:2013.08.19 15:20:40
  10. 雪域高原的鹰——记青藏高原地质学家潘桂棠

    他得到父亲去世的噩耗,他还是坚守在青藏高原上,未能为亲人送葬尽孝,那时刻他撕心裂肺,感到对不起生他养他的父亲。他面对家乡方向,在苍茫的雪原上,长跪不起,痛哭不止……为了青藏高原,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几十年青藏高原上的奔波改变了他的形象,强烈的紫外线灼得他面......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9770.html    发布时间:2012.03.07 14: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