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地区二叠系宣威组与区域矿产关系密切,在工作区内广泛分布,主要集中在西南侧哲觉镇一带,北侧哈喇河一带及东南侧马摆河以南一线。宣威组底部沉积型稀土属于新类型稀土矿产,经过项目组前阶段工作,目前已发现有哲觉等大量稀土矿(化)点。 在调查过程中,项目组积极实践中国......
灰岩奠定基础。栖霞、茅口组岩性差异小,以往野外填图工作中界线划分不易,本次根据多条路线观察及剖面研究总结,在测区首次发现,在茅口组底部的厚层豹斑状含硅质细—粉晶白云质灰岩可作为标示层与下伏栖霞组分界,该层差异溶蚀作用强,标志明显,全区均有分布,是一个良好的标志......
泉域岩溶地下水径流区,接近晋祠、兰村泉域的边界。该孔初步选择在南峪沟由北西向东西转折处,设计孔深为450米,含水层为中奥陶下马家沟组底部膏溶角砾岩层。 三是太原阳曲县西凌井乡柳林村勘探孔。该孔位于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柳林村南侧柳林河河谷内。该地区断裂构造较发育......
约占整个工作区面积的26%。由于两个组岩性差异小,野外填图工作中界线划分不易确定,本次根据多条路线观察及剖面观察总结,发现可以茅口组底部的厚层豹斑状含硅质细—粉晶白云质灰岩与下伏栖霞组分界,该层溶蚀作用标志明显,全区均有分布,是一个良好的标志层。另外在茅口组顶部见......
世以来2次强海侵形成时间,重新厘定灌南组上段中部的底界时代为128ka(前人定为59ka)、灌南组下段底界时代为780k((前人定为128ka)、小腰庄组底界时代为1200ka(前人定为780kaX图1)。通过钻孔对比认为,苏北平原的形成演化经历了早更新世形成期和晚更新世成熟期,构造沉降和海 平面的......
单位;在阿木山组、包特格组中分别采集到大量蜓类、珊瑚、腕足类化石,在新民组采集到植物化石,为确定地层时代提供了可靠证据;在包特格组底部发现底砾岩,为其与温都尔庙群呈不整合接触提供了新证据;查明了本区的岩浆演化序列,新识别出早古生代闪长岩,在二长花岗岩中划分出白......
由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承担的《武陵湘鄂西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在湖北秭归杨林地区实施的WD6井见明显的气体显示。 WD6井是以龙马溪组底部黑色页岩段为目的层的页岩气调查井,设计深度为680米。该井于2014年11月份开钻,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于2月初进尺达到650米后多次发生严......
岩的接触带上,其控矿构造主要为滑脱断层,锑矿主要分布于滑脱构造断层破 碎带内。石煤:分布于震旦系皮园村组硅质岩之上、寒武系王音铺组底部的石煤层中,石煤层层厚8-10m,属于层控性矿床,煤层中煤的含量较高,但其中含有 较高的硫,煤层埋藏浅,易开采。另外,双桥山群板岩作为......
地层和事件地层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建立了地层格架。 (2)在奥陶纪地层中获得了大量化石,建立了9个笔石带和1个生物组合带;在黄泥岗组底部新发现8个属种三叶虫化石;在赫南特阶首次发现8个属种海绵化石;新发现奥陶纪火山事件层,获得SHRIMP锆石U-Pb 453-445Ma测年值。 (3......
综合找矿”的思路,这个项目在完成煤炭资源评价的同时,对勘查区内煤灰中的铝、煤和矸石中的锂、镓及高岭土、太原组下部的铝土岩、太原组底部不整合面上的山西式铁矿等有益矿产进行了采样分析和评价,大致了解了铝、锂、镓等有益矿产的分布及变化规律。初步研究成果表明,项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