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面积超33.33万公顷;“十四五”期间4批63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整治修复海岸线约400公里、滨海湿地约3.1万公顷,红树林地面积增长至3.03万公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期间,全国累计投入资金6700多亿元,累计完成整治规模48万公顷,新增耕地4.40万公顷,建......
海岸带整治成效显著,蓝碳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增效。“十四五”期间实施4批63个海洋修复项目,整治海岸线约400公里、滨海湿地约3.1万公顷,红树林面积增至3.03万公顷,稳居全球红树林面积净增长国家前列,蓝碳与生物多样性协同增效,持续释放蓝碳潜力,为碳汇能力提升提供重要载体。 ......
加强油茶生产管理,扩大优质产品有效供给。启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批准林业碳汇领域首批5家审定与核查机构,公示造林碳汇、红树林营造项目26个。全年林草产业总产值10.17万亿元,同比增长9.6%,森林食物产量超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重要农产品。全国经济......
取得的显著进展和成效,更彰显了中国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国际合作的坚定决心与积极贡献。 作为行业知名专家,印萍重点关注了滨海湿地、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通过长期的监测与研究,带领科研人员逐步掌握这些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保护策略提供了......
达到56%。 六是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专项行动和工程成效明显。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全国整治修复岸线1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破解了黄海浒苔绿潮灾害防治的难题,治理区域海洋生态质量和功能得到......
宣传日活动主题确定 6月8日是第12个“世界海洋日”和第13个“全国海洋宣传日”。记者日前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 宣传活动期间,自然资源部将围绕红树林的海洋生态功能、当前的问题及近年来的保护措施等内容,组织开展系列线上活......
交错过渡地带,是海岸带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在我国约1万8千公里的大陆海岸线上,分布着河口、三角洲、滩涂、盐沼、红树林、珊瑚礁、浅海水域等诸多类型的滨海湿地。6月12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该局近年来在我国辽河三角洲湿地、黄河三角洲......
革开放的指导意见》,4月12日~15日,自然资源部部长陆昊在海南省海口市、文昌市、三亚市,就围填海工程对海洋动力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珊瑚礁自然保护区的变化、保护和修复,城市河湖生态修复,深海科学与工程,国土空间规划、陆海统筹及“多规合一”信息综合管......
海用地保障、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等工作。 陆昊一行来到北海市银海区银滩镇白蚝壳村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工程现场、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查看了海岸带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情况。在南宁市考察邕江灵湾段,就根据自然地理格局做好国土空间规划、推进山水林田......
开展4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海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通过严控围填海、退围还海还湿、保护修复自然岸线和滨海湿地、增殖放流等,恢复、修复红树林、海草床、芦苇、碱蓬等水生植物,加强鱼类、鸟类等生物及其栖息环境的系统保护与恢复、修复,保护海岛生物多样性,加强海岛生态系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