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6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破译环境气候周期性变化“密码”

    变化研究的新方向,将红土的成土过程与宏观时空变化相结合,探寻红土水热、植被、母质条件与水、气、生物、岩石圈层物质循环的关系,以及红壤物质循环对环境和全球变化的影响。“目前,亟需获得中国南方红土沉积物地球化学信息及有效物源指标,探究南方红土表生风化特征及沉积物的......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807/t20180711_463427.html    发布时间:2018.07.11 16:27:00
  2. 我国主要农耕区土壤碳库家底基本摸清

    碳源。   五是根据我国典型农耕土壤分布特征,在黑龙江、河北、湖南开展了土壤碳呼吸监测,建立了沼泽土、草甸土、黑土、潮土、褐土和红壤土壤碳呼吸对全球变暖的响应模型;提出了筛选典型监测地区的方法技术,依托远程传输网站和数据库,为监测区土壤碳库的源/汇变化提供了平台......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83884.html    发布时间:2014.05.21 10:41:23
  3. 地球化学视野中的土壤污染

    不带任何主观认识的无偏采样模式,即在格子内均匀采样,以采集格子内分布面积最大的主要地质体为主,如一个采样格子内有80%的土壤类型为红壤,10%为黄棕壤,10%为潮土,则以采集红壤为主。另一种是以事先具有某种专门考虑的专属性采样,如需获取一个厂矿企业可能给周边土壤带来影响......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603/t20160309_283373.html    发布时间:2014.04.18 11:01:00
  4. 不同类型土壤碳迁移对比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岩溶所科研人员为开展岩溶区、碎屑岩区土壤碳迁移对比研究,选择了桂林毛村岩溶地下河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林下棕色石灰土、红壤剖面各一个,开展了以月为观测周期的土壤呼吸排放CO2速率、碳稳定同位素动态变化及土壤剖面中CO2浓度动态监测,揭示了岩溶区石灰土碳迁移......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8514.html    发布时间:2011.08.22 15:49:47
  5. 土壤碳汇:走在减排科学的前沿

    汇建议为主要目标,对不同典型区域尤其是主要农耕区土壤固碳潜力进行研究和评估,比如,将对黑土、暗棕壤、草甸土、潮土、棕壤、水稻土、红壤、砖红壤、栗钙土、红壤的碳汇潜力进行研究和对比。   第四,研究不同耕作措施下农田土壤固碳效应。比如,选择采取不同耕作措施的农田作......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6678.html    发布时间:2010.04.26 10:57:00
  6. 福建省沿海经济带土壤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优良

    查区内名特优种养殖区及重要农业生产基地开展了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  结果显示,安溪铁观音茶树最适合在海拔700-880米之间的黄红壤带生长;符合优质泥蚶适生底质条件的海湾局限于闽江口以北;流纹质火山岩区的芦柑品质最好,最优质芦柑土壤资源区总面积3060平方公里,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275718.html    发布时间:2008.07.29 14:3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