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全 站  |  新闻  |  通知公告  |  重大计划  |  工作动态  |  队伍建设  |  关于我们  |  互动  |  图 片  |  视 频 查询到17条相关结果,系统用时0.013秒。

查询时间:时间不限

  • 时间范围


查询范围:标题+正文

排序方式:按相关度排序

检索范围:
  1. 应对气候变化 地质责任与担当

    域尺度岩溶碳循环过程主要包括3个部分:水和二氧化碳(包括生物作用)对碳酸盐岩溶解、生成水体中的无机碳;水流与无机碳的迁移与转化;水生植物与无机碳—有机碳之间的转化。这3个过程中,都可通过人为干预增加碳汇效应。比如:人工选择和培育陆地植物,可增加岩溶碳汇发生强度;让来......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03/t20160309_303858.html    发布时间:2015.12.03 09:46:54
  2. 以“和”至“美” ——自然资源部有关司局负责人解读“和美海岛”创建示范

    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通过严控围填海、退围还海还湿、保护修复自然岸线和滨海湿地、增殖放流等,恢复、修复红树林、海草床、芦苇、碱蓬等水生植物,加强鱼类、鸟类等生物及其栖息环境的系统保护与恢复、修复,保护海岛生物多样性,加强海岛生态系统稳定性,提升海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https://www.cgs.gov.cn/xwl/zcjd/202306/t20230613_735549.html    发布时间:2023.06.13 10:33:00
  3. 让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工作纪实

    海边。4年来,他一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每天都注意观察洱海水质的变化。“只要有时间,我都会打扫滩地上的生活垃圾,打捞近岸的死亡水生植物和水藻。”李德昌说。   近几年,一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洱海保护治理攻坚战打响。为达到治理效果,大理还请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

    https://www.cgs.gov.cn/xwl/zfw/201909/t20190927_494736.html    发布时间:2019.09.27 09:57:00
  4. 中国科学报:岩溶地质研究助力科技扶贫

    要进展,有力促进了岩溶地质国际合作与交流。   近三年来,科研人员通过开展岩溶地质基础研究,探索出土壤改良、造林种草、选择和培育水生植物等人工干预固碳增汇途径;研究出迄今时间精度最高、连续64万年以来的亚洲夏季风变化历史,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重要参考;调查评价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909/t20190927_494730.html    发布时间:2019.09.27 08:10:00
  5. 中国网:“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科学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

    有力促进了岩溶地质国际合作与交流。      近三年来,科研人员通过开展岩溶地质基础研究,探索出土壤改良、造林种草、选择和培育水生植物等人工干预固碳增汇途径;研究出迄今时间精度最高、连续64万年以来的亚洲夏季风变化历史,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重要参考;调查评价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909/t20190925_494581.html    发布时间:2019.09.25 16:13:00
  6. 中国日报:“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

    要进展,有力促进了岩溶地质国际合作与交流。   近三年来,科研人员通过开展岩溶地质基础研究,探索出土壤改良、造林种草、选择和培育水生植物等人工干预固碳增汇途径;研究出迄今时间精度最高、连续64万年以来的亚洲夏季风变化历史,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重要参考;调查评价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909/t20190925_494547.html    发布时间:2019.09.25 10:37:00
  7. “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研讨会在广西桂林召开

    要进展,有力促进了岩溶地质国际合作与交流。   近三年来,科研人员通过开展岩溶地质基础研究,探索出土壤改良、造林种草、选择和培育水生植物等人工干预固碳增汇途径;研究出迄今时间精度最高、连续64万年以来的亚洲夏季风变化历史,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提供重要参考;调查评价了......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909/t20190925_494533.html    发布时间:2019.09.25 08:39:00
  8. 好氧不产氧光合细菌对岩溶水体有机碳的贡献得到证实

    氧不产氧光合细菌对岩溶水体有机碳的贡献。相关成果分别发布于《岩矿测试》和《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上。   传统观点认为:岩溶水生植物光合固定溶解无机碳产生的内源有机碳是岩石风化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光合微生物的贡献通常不予考虑,导致风化碳汇被低估。因此,岩溶水......

    https://www.cgs.gov.cn/xwl/cgkx/201705/t20170518_429823.html    发布时间:2017.05.18 08:38:00
  9. 巨型水獭化石再揭新种起源之谜

    地理环境。湿热的森林环境以及部分植物提供的果实和种子,可能是昭通古猿的重要食物来源。而浅水沼泽环境的水塘坝,有丰富的螺壳、贝类及水生植物,是水獭的重要食物。这些因素都可能是晚中新世昭通古猿和水獭成功生存的主要原因。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项目负责人认为,水塘坝新......

    https://www.cgs.gov.cn/xwl/kxjs/201702/t20170220_422401.html    发布时间:2017.02.20 10:39:00
  10. 让岩溶地质科学造福人类

    际研究方向,建立“岩溶地球”大数据平台。   在岩溶作用与碳循环调查研究方面,将重点研究碳在岩溶动力系统中的迁移过程与土地利用、水生植物光合作用的关系,水库或湖泊等水体中的碳汇效应;调查研究不同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变化规律,利用水化学与碳同位素技术厘定碳的来源、不同碳......

    https://www.cgs.gov.cn/xwl/ddyw/201612/t20161227_419996.html    发布时间:2016.12.27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