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矿业权人故意报送虚假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矿......
吊销其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弄虚作假或者故意隐瞒地质灾害真实情况的; (二)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以及监理活动中弄虚作假、降低工程质量的; (三)无资质证书或者......
者问题被列入异常名录,对矿业权人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办法》坚持包容审慎的原则,对矿业权人漏填、错填勘查开采信息等非主观故意、轻微失信行为规定了有关整改程序,明确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的,可以不列入异常名录。同时,《办法》明确了信用修复机制,矿业权人积极......
措施。 第二十二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提前移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一)申请移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故意隐瞒事实等欺诈行为的; (二)申请移出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过程中又因同一原因受到行政处罚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予移出严......
原则问题上妥协退让、做“老好人”。要敢于碰硬,坚持抓早抓小,发现问题及时主动报告,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能瞒而不报、拖而不办、故意“放水”。要严守纪律,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杜绝国土......
构成受贿罪、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重大安全事故罪和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以及故意毁坏财物罪。对此,草案明确,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民事责任。 条例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第四十四条规定......
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地方自然资源违法违规问题仍然突出。有的地方对严格保护耕地的认识还不够到位,为规避问责等故意瞒报、漏报违法行为;有的业务不够熟悉,对卫片执法工作政策和要求理解不准确,导致图斑合法性判定不正确,填报信息不准确、不及时;有的......
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行为的。 第三十六条 阻碍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执法监督职责,对国土资源执法人员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故意伤害,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原......
应诉工作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和重点案件,推动以案说法,实现“办理一案、带动一片”。建立行政复议行政应诉约谈制度,对不履行法定职责、故意上交矛盾,履职不力造成群体性复议诉讼问题,或者同类案件反复发生且未采取措施解决的,由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有关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
不符合要求的,上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可以约谈下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人,通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一)不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故意将行政复议案件上交的; (二)反复发生群体性行政复议案件的; (三)同类行政复议案件反复发生,未采取措施解决的;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