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地形地貌等基础地质认知,深化成矿、成藏、致灾、生态等地质背景、地质过程、控制因素等认识,持续海洋基础地质认知水平。近年来,成功实施跨越东海陆架盆地并穿过冲绳海槽中北部的OBS地学断面调查,获得冲绳海槽构造-沉积演化新认识。编制完成《中国东部海域沉积物地球化学图集......
生产石油67.67亿吨,累计生产天然气1.94万亿立方米。 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取得突破性进展,勘查开采理论与技术取得进步 2017年我国成功实施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采,创造了持续时间最长、产气总量最大的试采世界纪录,取得了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
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在资源评价、环境、健康、农业发展中的应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球化学填图合作成果等,交流相关国际地学大科学计划成功实施的经验,研讨国际地球化学填图技术指南,形成下一步实施建议。 全国政协常委、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朋德介绍,2016年5月......
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先导试验区建设,攻克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技术装备等难题,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重大跨越,成功实施第二轮试采。地质资料馆藏进一步丰富,地质资料服务更加精准、便捷、高效。 矿产资源领域研究成果显著。在成矿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有新......
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光明。 我国在海域和陆域均实现了找矿突破和试采成功,尤其是今年5月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成功实施试采,取得了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向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此专门发来贺电,指出这......
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光明。 我国在海域和陆域均实现了找矿突破和试采成功,尤其是今年5月,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成功实施试采,取得了理论、技术、工程、装备的自主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向产业化迈出了关键一步。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此专门发来贺电,指出这......
发利用模式,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广泛推广应用;基于岩溶地质的重要认识,建立的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已在广西平果县形成示范基地,成功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1000公顷,植被覆盖率由2001年的10%提高到现在的70%,每年可利用岩溶地下水资源1万立方米,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已在岩溶区1......
达1.16万吨。山东莱州-招远金矿带成为世界第三大金矿区带,该区新发现了黄金资源储量470吨的海域金矿、328吨的纱岭金矿,并在胶西北地区成功实施了“中国金属矿床第一深钻”及一系列超深钻孔,探明金金属量395吨,预测新增金资源量3000吨以上。 6.中国金属矿业最大宗海外并购项目投......
示。 广西平果县果化乡,位于桂西的斜坡地带,地形崎岖不平、土地资源分散、承载力低、生态环境脆弱。自2001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在该乡成功实施了1000平方千米的峰丛洼地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根据当地的地质地貌的实际情况,封山育林约300 平方千米,人工造林100平方千米,植被覆盖......
发展,二氧化碳年减排4000万吨以上。完成全国417个陆域及浅海沉积盆地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估,初步圈定适宜目标靶区260处。在鄂尔多斯成功实施首个深部咸水含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研究得出我国每年岩溶碳汇总量为0.4亿吨,其中通过“十一五”国家实施西南石漠化治理增加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