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 全国耕地面积呈稳定态势,耕地流向展现积极变化。2023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9.29亿亩(1.29亿公顷),同比增长0.8%。过去流失的平原优质耕地成为耕地调入的主要来源,稳住了耕地质量“基本盘”。 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完善“长牙齿”硬措施工作机制。党政同责“......
调查规范和技术要求的空白,初步形成重点成矿区带、能源盆地、重要经济区与新型城镇等不同地区技术指南,对推动我国的区调工作从山区走向平原、从单一服务资源型转向综合服务资源、环境及生态型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在破除以往的“点—线—面”网格式填图工作量的硬性要求外,新规......
在土地规划、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等土地管理中的应用途径,支撑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四是坚持调查与研究的有机融合,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三江平原土壤固碳现象、汞区域循环可能存在的寒带捕获效应,大胆假设,执着求证,为孕育理论创新的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3年来,大家深刻体会......
生,毕业分配到中国地质科学院,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地球科学家。 高锐觉得自己很幸运,从吉林农村走上大学的知识殿堂,是幸运,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走上高耸的青藏高原,则是另一种幸运。 1986年,原地质矿产部成立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高锐加入其中,从此开启了......
程度。完成1:5万区调20万平方千米,1 :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40万平方千米。完成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完善全国地下水监测网络和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评价体系。解决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区800万人饮水困难。 第四,大幅提高地质灾害调查程度和预警预报能力。完成地质灾......
地是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根据国土资源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建立地下水试验场”的要求设立的,它的建立将为提高我国水文地质学科原始创新能力和解决华北平原水文地质关键问题提供试验研究场地,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
源部调查监测司“8月25日左右完成北方省份的外业调查工作,9月30日前完成全国所有省份外业调查工作”的部署要求,按照从北至南、先高原后平原的工作思路,13个专业中心共投入163个调查工组,组成518人的调查队伍,重点围绕草原资源外业调查选取的典型样地,通过设置草灌样方或高大......
动力学领域取得了一系统创新成果,深受国际同行认可。报告中,他将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紧密融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三大地质地貌单元递次关联的链接关系、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三大自然灾害互馈叠加的链生关系、黄河演化-中华文明-人类宜居三大进程......
1200公里、滨海湿地2.3万公顷。破解了黄海浒苔绿潮灾害防治的难题,治理区域海洋生态质量和功能得到提升。开展了长江流域、京津冀和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将治理修复矿点近9000个,面积约2.5万公顷。完成防沙治沙1000多万公顷、石漠化治理130万公顷。支持深度贫......
加大。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矿区生态修复的政策措施,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开展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京津冀周边及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积极推进绿色勘查标准修订完善,大力开展绿色勘查项目示范工作。各地通过规划、标准、政策的制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