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时间,解决了中继星通信的最佳空间点问题,实现中继星对月球背面探测器和地球站同时可见。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任务“鹊桥”中继星发射升空,我国终结了月背通信“不在服务区”的历史;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顺利完成“互拍”......
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及相关单位共同研制的“地质一号”卫星,搭载“朱雀二号”改进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作为我国首颗地质行业高光谱遥感小卫星,“地质一号”将极大提升资源勘查、矿产监测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
功率多功能电法测量系统,为局物化探工作做好技术支撑。 以刘士毅研究员为组长的测评专家小组对大功率多功能电法仪的发射系统、接收系统和大功率供电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按照局下达的任务和局批准的设计书的要求进行了系统、严格的测试。并对整体测量系统进行......
一路”倡议,在中国航天领域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和防灾减灾的重要举措。 本次开放共享的数据,来自2013年和2018年发射的高分一号和高分六号对地观测卫星,用户可通过CNSA-GEO平台查看历史存档数据、基于存档数据生成的全球有效覆盖一张图、每日拍摄的16米数据......
在读取和书写DNA,他们就能够解码这些信息。科学家还可以为这些文件制作几乎不受数量限制的无差错文件副本。 3.“二手”火箭,成功发射回收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于2017年3月30日利用翻新的“二手”火箭把一颗商业通信卫星发射上天,这是人类太空史上的第一次。此次......
统进行井下被困人员的定位和救援孔定向引导技术方案:在矿山井下预设磁信标装置,矿难发生后可由被困人员启动,磁信标可连续30天以上向外发射磁场信号,用于提示井下存活人员及所处位置,并精确引导地面救援孔钻入被困区域,提高救援效果和效率,为矿山抢险救援提供了一种高科技手......
状的洼地工程地质条件将出现差异性,即随时间的推移,望远镜可能存在变形差异,而且断裂破碎带的软弱性也将带来地质工程问题,影响望远镜发射板的锚固安装质量。“望远镜有2400多个三角形反射块,像鱼鳞片一样。用锚杆与下面的地层固定,如果有断裂破碎带,注浆质量会下降。锚杆施......
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监测监管能力,更好支撑生态国土和智慧国土建设。“深空”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土资源领域发射21颗业务卫星、6颗科研卫星,整装建成技术先进、功能互补、协同作业的国土资源业务卫星观测体系;健全国土资源卫星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卫星......
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提高国土资源监测监管能力,更好支撑生态国土和智慧国土建设。“深空”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国土资源领域发射21颗业务卫星、6颗科研卫星,整装建成技术先进、功能互补、协同作业的国土资源业务卫星观测体系;健全国土资源卫星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卫星......
观测 什么是深空对地观测?姜大明把它比喻成,是先窜出地球,然后扭头,回看地球。 姜大明表示,目标是,到2020年,国土资源领域发射21颗业务卫星、6颗科研卫星,整装建成技术先进、功能互补、协同作业的国土资源业务卫星观测体系;健全国土资源卫星业务应用系统,实现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