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日前传出消息,第25次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已组建完成,将于今年10月出征南极。 据悉,考察队由28人组成,将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将执行236平方米内陆站生活区、科研区的建设任务,并开展冰川、天文、......
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2022年在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的回信中强调“要加强科技攻关”;2024年还就南极秦岭站建成投入使用、“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分别致贺信,在2024年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
; 加强地质灾害机理研究和技术研发,实施典型区域断裂带、水库区、城市群地质灾害调查,服务城市群和经济区带建设; 参加第41次南极科考地质考察,开展重点区域野外路线调查和岩石样品采集,深化大洋俯冲、造山带增生、超大陆裂解的过程和机制认识; 着力推进地质科技......
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地矿局、倬方钻探工程集团等装备研发与应用单位的行业精英。 在理论环节,专家们梳理总结了深地科学钻探、南极钻探的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果,展望了现代钻探技术装备的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和前沿应用;系统讲解了钻探装备的基本原理和典型结构,分析了典型......
...
研究中心以及有关的地勘单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自然资源部主管司局直接指导下,中国地质调查局连续组织开展南极、北极的地质调查并积极参与极地陆地和海洋地质科考,在中国南极科考站建设、极地地质构造、基础编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关成果得到......
调查船,近年来我国新入列的多艘海洋科考调查船参考了“海洋六号”的基本设计。“海洋六号”自2009年入列以来,连续10年赴南海、太平洋、南极海域开展了55个航次的深海地质、大洋与极地科学考察任务,累计出海时间达2137天,安全航行29万海里(约合53.5万千米),航程相当于绕地球1......
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实施。自1986年以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太平洋海域已先后开展了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稀土等资源调查与研究,累计实施了22次深海地质调查及大洋科学考察,并完成2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本航次是“海洋六号”入列以来连续第8年执行深海大洋科考任务。 ......
质八号和海洋地质九号,都是海洋家族的科考船,它们之间又有何不同? “海洋四号”作为我国第一代海洋科学调查船,在海洋地质科考、南极科考还有大洋科考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海洋六号”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船,它弥补了海洋四号科考船的科考局限性,在调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