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南极科学考察任务实行临时党委领导下的首席科学家负责制。首席科学家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高文担任。刘方兰、邓希光、肖波、盛堰将分别担任各航段首席科学家,船长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何发光、孙雁鸣、蓝明华担任。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
科考队员 * 船员33人,调查队员88人 * 航次总首席科学家:何高文(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 * 航段首席科学家:何高文 刘方兰 盛堰 邓希光 * 船长:蓝明华 孙雁鸣 海洋六号历年荣誉: * 2011年,荣获中国大洋协会颁发的“首航深海大洋 科考业绩卓著”牌匾......
号船已从东太平洋开始返航,行程约1万公里,预计航渡20天左右,11月初回到母港中国广州。最后一个测站的箱式取样平台破水而出最后一个取样平台稳稳回到甲板部分科考人员部分科考人员合影纪念胜利收官首席科学家刘方兰(左)船长蓝明华(中)技术负责盛堰合影纪念香槟庆祝胜利收官......
维修控制筒 刘方兰 摄 近日,中国地调局广州海洋局“海洋六号”船抢抓有利海况,积极组织力量,力排深海浅钻设备及自动舵零位漂移等故障,顺利完成了大洋36航次浅钻调查任务,收获了来自深海海底的富钴结壳、灰岩、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及一些较新鲜的玄武岩样品。 钻获深......
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何高文担任2014年深海资源航次及中国大洋第32航次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方兰、邓希光分别担任大洋32航次3个航段的首席科学家,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甲类一等船船长蓝明华担任“海洋六号”船船长,甲板部、轮机部及调......
州百名中学生认真听讲。 陈惠玲 摄 午后的阳光透过舷窗,洒进“海洋六号”的驾驶台。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席科学家刘方兰温情的声音,打破这静谧,飞越万里,连接起广州和太平洋。 10月19日,“海洋六号”“太平洋——广州”海洋科普课堂通过天上的卫星,......
利用转换工区间歇,进行“太平洋—广州”海洋科普课堂的紧张准备。 本月19日的海洋六号“太平洋—广州”海洋科普课题,将有首席科学家刘方兰、船长蓝明华和3名科考专家,通过卫星连线的方式,共同给广州近百名中学生进行海洋科普课堂授课。届时,全国中学生们和网友将可以通过视......
六号”科考船举行了首次中外科学家双边访问活动。 在浙江大学赴夏威夷大学访问学者陈家旺博士的协助下,当天,“海洋六号”首席科学家刘方兰、临时党委书记孙雁鸣、船长蓝明华等一行人赶到位于海边的夏威夷大学深潜研究中心参观。该中心对外开放,参观者可任意走动、拍照,中心......
员轮换的海洋六号科考船,经历2天的风浪洗礼,顺利抵达东太平洋结核工区,开始执行大洋29航次第2航段的科考任务。 据本航段首席科学家刘方兰介绍,第2航段的任务主要是在多金属结核勘探区开展多金属结核、环境生物等调查工作,任务重、手段多,需要采用箱式、多管、CTD、重力柱......
包括有分层生物拖网、浮游生物垂直拖网、CTD全水柱测量与分层采水、箱式采样、多管采样、地形调查等。 据大洋29航次第2航段首席科学家刘方兰介绍,国际海底管理局法律和技术委员会2011年在“克拉里昂-克利珀顿区(CC区)环境管理计划”中首次提出CC区内建立环境特别受关注区(“......